.,
葉修文說這個墓穴是龍陽君的,歐陽梅也很感興趣。
她與葉修文一邊走一邊說,魏氏的先祖是畢公高的后代畢萬。畢公高是周文王第十五子,因為封國在畢地而得姓。畢國在西周末期亡于西戎,其后裔淪為平民。畢萬正是畢公高的后代,他在春秋初期投奔晉獻公,受到重用,晉升為大夫。
公元前661年,晉獻公命畢萬滅姬姓魏國,并把魏地封給畢萬。
據《史記·魏世家》記載:晉大夫畢萬以軍功受封于魏,卜偃為其占卜曰:“畢萬之后必大矣。萬,滿數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賞,天開之矣。天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今命之大,以從滿數,其必有眾。“
意思就是說:畢萬封有魏地是大吉之兆。“萬“是盈足之數,“魏“同“巍“,有高大雄偉之意,得此封賞,符合天意。天子擁有兆民,諸侯管轄萬民。以畢萬之福大命大,必定會越來越興旺發達。魏氏正是由此而得姓。
公元前636年,畢萬之孫魏犨因為隨公子重耳出亡有功,晉文公重耳繼位后,令魏犨承襲魏氏的封爵,列為大夫,治所在魏邑。
公元前453年,晉知伯率韓魏之師圍攻趙氏基地晉陽,三年不能攻克,趙無恤遂策反魏桓子和韓康子兩家,反攻知伯,殺之并分其地。韓、趙、魏三家分晉局面形成。
公元前445年,魏斯繼位,自稱諸侯,史稱“魏文侯“,為了變法圖強,稱雄圖霸,建都安邑。“魏文侯師卜子夏、友田子方、軾段干木,故群俊競至,名過齊桓,秦人不敢窺兵于西河,斯蓋積賢人之符也。“
公元前445-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在位期間,崇儒重教,招賢納士,勵精圖治、率先稱雄七國,奠定了魏國百年霸業。
而至于龍陽君,歐陽梅說是魏安王時期的事情,也就是魏國被滅的前夕。
龍陽君多才多藝,備受魏安王的寵信。只是可惜的是,魏國最后被秦國給滅了,而龍陽君也因此不知所終。但不想,他最后竟然死在了這里。
而此時,葉修文也說:“在開棺的時候,我看到了那龍陽君的本來面目,雖然時隔千年,但是面容依舊,的確是一個美男子。”
葉修文說龍陽君是一個美男子,歐陽梅自然也想看看,只是當走到墓室的時候發現龍陽已經化作了一具骸骨。身上的衣服也腐朽了,唯有那些金銀,珠寶,還散發著暗淡的光輝。
“這是什么?”葉修文但見龍陽君的骨骼上,有一絲絲的銀色物質,他想要用手粘一點看看。
“別動,有毒。”歐陽梅突然阻止道。
“這是水銀,古人常會借助水銀來防止尸體的腐敗。但是這種在生前便將水銀服下的,我還真沒有見過。”歐陽梅嘆道。
“骨骼上都附著著水銀,那他吃了多少?”葉修文有些不解的道。因為從這水銀布滿骨骼來看,恐怕龍陽君在生前,應該服用了大量的水銀。
但是,服用如此大劑量的水銀,恐怕龍陽君早就死了,為什么這水銀又會附著在他的骨頭上呢?
“他不是一次服用的,而是長期服用。以他現在的身體狀況來看,我認為,他服用水銀至少要有十年了。”歐陽梅道。
“為什么?難道他早就想要自殺?”
“不,他不是想要自殺,而是想要青春永駐。只是可惜的是,他不知道這種長生不老藥是有毒的。最后因此而死。”
歐陽梅嘆息,而此時,葉修文則終于明白龍陽君為何能保持千年不腐了。
第一是他身下的寒玉,而第二,則是他體內的水銀。
但即便如此,當密封的棺木被打開之后,他依舊難免化作一杯塵土。
“誒?那個盒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