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著老人們所指的方向,車子停在一處房子蓋了一半的院子門前,的是院子,其實并不是真正像別人家那樣用磚或者土夯起來院墻那樣。看這房子可以看出石浦雷這些年過的并不開心。
這個院子只是用沙棘簡單的圍起,大門也就是一扇別人替換下來的破門。兩人下了車,楊鳳山趴在門上問道“家里有人嗎”。
伴隨這幾聲狗叫,一個年約二十一二,打扮樸素的女孩挪開“大門”,上下打量了一下楊鳳山和楊承志,帶著警覺問道“你們找誰”。看來這些年沒少收到石二愣的欺負。
“我們是楊家溝的,想過來問問石浦雷,石老師在家不”。楊鳳山道。
“你們找我爸干嗎,”,女孩帶著濃濃的懷疑問道。
楊鳳山正打算回答。從蓋起還沒有裝玻璃的屋子中傳來一個嘶啞的聲音“娟子,外面是誰了”。
“爸,是兩個不認識的人,他們是楊家溝的”。
屋中人停頓了一下道,“讓他們進來吧,咱們家就這樣了,還能怎么了”。
女孩錯開身子,楊鳳山和楊承志進了院子,見院子的空地上栽種了幾菜畦西紅柿,黃瓜、茄子等蔬菜。
撩開掛在沒有屋門,掛在門框上自己用方便面袋子編織的門簾,兩人進了堂屋,堂屋中什么擺設都沒有,就是在靠近后墻的地方堆了幾袋糧食。
穿過堂屋進了住人的屋子,見屋中擺放了一個不知什么年代的破柜子,上面放了一臺不知能能不能看到圖像的黑白電視。
一條土炕上鋪著一條早已褪了色的油布,油布上坐著一位看上去六十多歲,一副眼鏡還有一個鏡片用膠布沾起,面容清瘦,文質彬彬的男人。
楊承志猜想,這位可能就是楊鳳山所的石浦雷了。
楊鳳山問道“你就是石浦雷,石老師吧。”
“我是石浦雷,你們找我有什么事”。
“石老師好,我們是楊家溝的,我叫楊承志,這是我們村支書楊鳳山,我們村今年蓋了一所學校,想在今年九月招收本村的學生,可村里沒有老師,聽人們石老師在家閑置,我們想過來聘請石老師過楊家溝教一下村里的孩子們”。
楊承志一股氣把話完,靜靜的等石浦雷話。
“我看你們找錯人了吧,就我一個讓開除出教師隊伍的人,怎么能帶好學生,即使是村里的人不,縣里教育部門能讓我教書”。
“石老師,這個你放心,學校是我獨資修建的,我就想讓村里孩子以后不用趴在地里干活受罪,和縣里沒關系”。楊承志道。
石浦雷頭,“既然你這樣,我可以過去看看,不過我有幾個條件,你們要是答應的話我就過去,不答應的話,你們就在找別人去吧”。
“什么條件,你,只要我們能辦到一定照辦”,楊鳳山道。
“其實也不算什么條件,就是如果我去你們的學校,學校的教學你們一概不能插手,你們聘請過來的其他教師都聽從我的安排,也就是我去你們學校,學校的一切事都我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