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志,我和你說說教師的事,那天石老師過來了一趟,他對學校的硬件設施挺滿意的,他希望學校能配備一些現代教學的工具,想多媒體,互聯網什么的,這幾天也有一些教師打算過來看看咱們學校,到時你也過來給把把關”。
“鳳山叔,學校需要的東西,給我弄個單子,至于招聘的事,你和村里人商量就行,工資不怕,咱們必須要高素質人才”。
“鳳山叔,這次我過來,我那個小酒坊想擴大一下生產,想在咱們村里招十個干活的工人,你看手底下有沒有家里比較困難,又比較實在一點的人”。
“咱們村里的情況你大體也知道,誰家也比較困難,你那待遇那么好,這個我還真沒法辦,要不你自己找找,反正現在村里人都聽你的話”。
楊承志苦笑一下,這情況他也了解,他也不想得罪人才過來找楊鳳山,何況這次招工后他還打算給更人更高的福利呢。
“鳳山叔,要不這樣吧,咱們先從家里孩子多了,父母也上了歲數,優先招這些人,我看村里人也不會說三道四了吧”。楊承志想了半天說道。
“成,這個辦法好,一會我就廣播一下,先讓他們過來報名,到時按家庭情況找十個比較困難的,承志那工資待遇怎么說”。
“每人先按五千算吧,你先把名單留下,下次有什么需要人的,咱們就不用費事了,直接按名單找人就行了”。
楊鳳山和楊承志商量完,立即用大隊通知村民的喇叭,把楊承志小酒坊要擴大生產,從村里招十個幫忙的人,還把條件說了一下。
不一會的工夫,楊鳳山辦公的地方就圍滿了村民,他們都是過來登記想去楊承志那里幫忙的。
一個月五千,一年就是六萬,村里種地二三年的收入,誰不想去,可問題還有條件,那些家庭條件稍微好一點的也都抱著試試看的心里過來報名,希望能讓錄取上。
楊承志見屋子都是參加報名的人,就偷偷的溜出大隊,回到家里。
回到家的時候,楊承志看到門前停著一輛轎車和一輛貨車,看車牌是燕京的車牌,心道這來的真快,昨天下午打的電話,這還不到九點就過來了。
進了樓房,客廳中三舅左光忠和小姑周文英正陪著幾位老人喝茶聊天。
楊承志上去和三舅、小姑打了個招呼。
左光忠、周文英見楊承志回來,也和他打了個招呼。周文英問道“承志,聽爸媽說你進山十多天,除了弄回打量的野味外,還弄回四對價值過億的黃玉盤龍”。
楊承志點點頭,“小姑,給你們準備的野味都在冰柜中呢,走的時候多帶點,順便帶點水果蔬菜什么的,要不過幾天水果就沒了”。
“這個不用你說,我和你三舅過來,就是拉這些東西了,我是說,你給老人們都帶回好東西了,那我們就沒什么有價值的東西,你可不能厚此薄彼”。
通過前些天的事,周文英對這個失散多年的侄子也喜愛的不得了,他們都知道楊承志經常能帶給人們一些驚喜。
昨天接到楊承志電話,楊承志告訴他們自己在山里打到了一些野味,讓他們過來拉一點回去嘗嘗鮮,他們也沒當回事,只是以為達到了幾只野兔山雞,楊承志想著他們才這樣說。
可剛才到來后,卻聽周老太太說楊承志打回一車野豬、黃羊,昨天光給村里人就分了十幾頭,還說從山里給幾位老爺子沒人一對什么盤龍核桃,這幾位老爺子都當寶的藏這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