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0,
距離楊承志從平城回來也有十多天了,再有兩天就是九月一號,楊家溝學校第一批學生入學的時間。
這十多天,楊家溝有了不小的變化,道路兩邊聳立起兩排古色古香的路燈,路燈不像別的地方那樣充滿現在元素。
按照楊承志的設想,路燈燈桿外邊刷了一層淡紫色的油漆,左右兩側掛著兩竄玻璃罩子裝飾的宮燈,每到夜晚散發著乳白色的燈光,在微風的吹拂下,好似天上的繁星,一閃一晃煞是好看。
每兩個路燈之間修了一個七八平米的花壇,花壇中的各式各樣的鮮花爭艷怒放,楊承志原本訂購的幾十盆九月菊根本不夠花壇栽種。
沒辦法又讓楊利軍夫妻跑了好幾趟平城花草市場,才把道路兩邊的花壇裝飾起來,村里來來往往的村民和游人,都愛護剛剛弄起的花壇。
村民們交代自家的熊孩子們不許糟蹋花壇中的花草,就連家里養著牛羊的村民,在出地干活的時候,也緊緊看住它們,生怕一不小心就讓這群草食動物把楊承志花大價錢弄起的花壇給破壞掉。
因為他們知道這花壇是十一黃金周,吸引游客的一大亮點,他們今年后半年的生活就靠十一黃金周的游客數量了。
楊承志的院子和水庫的孤島上,一株株兩米多高茶杯粗細的紫竹,在微風中搖曳舞動,竹葉發出的颯颯聲,為水庫和院子增添了一份靚麗的色彩。
楊承志看到水庫院子周圍栽種的紫竹煞是好看,就專門有打電話訂購了一批五年生的大號紫竹。
并且在靠近他院子的水庫一側,在平緩的地方專門清理出一片空地,栽種了大約二三畝大小的一片紫竹林。
這些天楊鳳山專門安頓了七八個村民,天天照看這一大批新栽種下去的紫竹,生怕紫竹不能適應楊承志這一片下面都是沙土的承包地。
他們卻不知道這些紫竹有了楊承志空間逆天的空間水,哪能那么容易枯萎死去,栽下的紫竹沒幾天就重新煥發生機,長出了一支支柔嫩的枝條。
看到楊家溝的變化,即使是村里的村民也覺得村子好似變了個樣似得,更別說到楊家溝游玩的游人了。
有個游人提出,如果再在水庫附近修建一個娛樂場所,人們在空暇的時間也能到娛樂場所休閑一下。
楊承志和楊鳳山商量了一下,在水庫下面的一個沙灘上,專門開辟出一大塊空地,修建了一個室外活動場所。
在活動場所中配備了一些現代人們健身的器材,便于人們茶余飯后活動健身,安排好這一切后,楊承志仍然覺得還缺少點什么。
沒事干的時候,他也帶著那一群伙伴們,在村子四周轉了幾次,他看到村民在地里勞作的時候,想到了一個能迎合大多數城市中過來游玩的人的項目。
能到楊家溝游玩的人們,大都是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整天就是忙于上班,如果讓他們體驗一下村里農民的生活,他們一定會樂意的。
這樣的話既體驗了農家的生活,又讓游人高興,同時還能減輕一下村民勞作的負擔,他把這個想法和楊鳳山、強叔商量了一下。
兩人也同意他的這個想法,這樣的話既減輕村民的負擔,又能吸引游客,等出去和村民商量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