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0,
這個石洞高約三米多,面積大約五十來平米,靠著巖壁擺放著三個兩米來高的書架,書架上擺滿了大小不一的線裝古籍,借著手電明亮的燈光,楊承志看到這些古籍的有很多都有些破舊,露出的紙張都變成了黃色,一看就知道這些線裝的古籍都有了一定的年份。
靠近入口的洞壁放了幾個箱子和一個藥鼎,看樣子這個地方是葛道老爺子存放一些珍貴典籍和藥材的地方。
直起身子,楊承志深吸了一口氣,這個石洞中隱藏的洞穴,葛道老爺子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讓這個洞穴干燥無比,即使吸進的空氣也略顯干燥。
不過這種情況對于那些古籍和藥材的存放效果最好,要不然洞穴太潮的話,那些古籍和藥材就保存不了多長時間就會霉爛。
楊承志見到葛道老爺子珍藏了這么多古籍,眼睛一下亮了起來,快步走向書架就想去一本觀看,可有覺得不妥,生怕自己弄壞了這些珍貴的古籍,面帶渴望回頭望著葛道老爺子。
葛道也看出了楊承志的想法,淡淡一笑,朝他點點頭,并指了下石洞的一個角落,楊承志順著老爺子手指的方向看去。
見石洞的一個角落有個面積不大的石墩,石墩的上面放了三副煤礦上下井工人佩戴的礦燈,這種礦燈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手去拿,只要把礦燈戴在頭上就行。
楊承志走過去拿起一副礦燈戴在頭上,輕按了一下開關,石洞中頓時閃過一道亮光,朝葛道笑了下,楊承志走到了書架前,伸手輕輕從書架上拿下一本古籍。
楊承志一看書名心頭就是一喜,泛黃的書皮上寫著四個繁體字醫燈續焰,他可是知道這部醫學專著是明代醫學大家王紹隆編著的。
書中詳細介紹了人體五行辯證以及經脈理論和治法,是難的一見的中醫專著,小時候聽楊老爺子說這部書基本上失傳了,沒想到卻在這個地方見到。
放下手中的醫燈續焰,楊承志又看了挨著的幾本,這些古籍無一不是在外界難得一見的珍本,就連外界中傳說原本早已失傳的脈經在這里楊承志也看到了。
楊承志可就犯難了,這些古籍那一本自己都想拿出去,因為這些古籍太過珍貴了,就單單看了這幾本目錄,都是他在老爺子留書中沒有見到過的。
回頭看著在洞壁一側的箱子中翻看的葛道老爺子,“老祖,我能不能往出帶三本,不,兩本就行”,楊承志面帶渴望的問道。
葛道直起身子,“承志,你要明白貪多嚼不爛這個道理,如果你想帶出去也不是不可能”,老爺子面帶溺愛的說道,就這短短的時間,葛道就喜歡上這個謙虛的大男孩了。
這個活了好幾個世紀的奇人并不是因為楊承志是結拜大哥的后代才喜愛楊承志,而是楊承志帶給他一次次驚訝,他也曾隨口問過楊承志一些中醫中比較深奧的理論,沒想到二十多歲的他卻是款款而談,比那些浸了幾十年的老中醫理解還要深刻。
他怕楊承志好高騖遠,所以才讓楊承志每次帶出一本古籍研究,他也知道他這幾百年來收藏的古籍對于中醫來說有多大的誘惑,他不想楊承志囫圇吞棗一樣,而是希望他細細崔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