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老爺子堅決不寫,楊承志苦著臉,展開抱過來的大紅紙,開始裁剪對聯的樣式,家中的那群人見楊承志裁剪對聯,都過來幫忙。
有了這些人的幫忙,楊承志也輕松了不少,只是把紅紙折出印痕,交給家中和父母同輩的那些人讓他們裁剪對聯。
而自己帶了一個保鏢出去,搬回一個大餐桌,把客廳中的茶幾搬到一邊,用這個大餐桌代替書桌寫對子。
客廳中的那幾位老爺子看到楊承志他們擺好的餐桌,哈哈大笑。“老王,你這書法協會的會員淪落到用餐桌寫字了啊”。
楊承志訕訕一笑,“王爺爺,您老今天將就一下,等過幾天我就給您老買一個上好的書桌,別聽外公爺爺他們挑撥咱爺孫的關系”。
王老爺子點點頭,“就是,咱們文化人不和他們一群文盲一般見識”。
那幾位老爺子聽這對爺孫一問一答,不由的啞口無言,原本是取笑王老爺子,卻不想讓王老爺子給將了一軍。
。
那邊左玉霞她們幾個也裁好了一條條寫對子用的紅紙,楊承志也把帶過來的泛著清香的墨汁倒進了一個小碗中放在了餐桌的邊上。
王老爺子坐在那里沉思了一會,站起身來到餐桌邊,把楊承志早已鋪好的紅紙用手撫了一下,提起大號的狼毫筆,左手按住紅紙的邊緣,狼毫筆往紅紙上一按。
刷、刷、刷,狼毫筆筆走龍蛇,筆筆凌空,筆意斗變,沒用一分鐘,一副春聯就寫好,王老爺子放下狼毫筆,長出了口氣,自言道,“好久沒動筆了,胳膊都有點僵硬了”。
楊承志看餐桌上的一副春聯,上聯祥光照四海,四海同春春不老。下聯瑞氣滿九州,九州共樂樂無疆。橫批國富民強。
就這二十八個字,字字遒勁有力,力透紙背,剛健婀娜,寫出了王老爺子的心聲,他希望四海同慶,國富民強。
楊承志朝王老爺子伸了下大拇指,不由脫口攢到,“王爺爺,好字,這要是寫在宣紙上不失為一副上好的書畫了”。
王老爺子呵呵一笑,“你小子別拍馬屁,剩下的該你寫了,我想看看你的書法水平”。
“王爺爺,那小子我就在您老面前班門弄斧,獻丑了”。說著話楊承志從筆筒中抽了一支中號的狼嚎,站在餐桌前沉思起來。
客廳中的人們見楊承志真的要寫對子,不由的好奇起來,王老爺子是華夏的書法大家,這他們都知道,可楊承志卻敢在老爺子面前寫字,這說明什么,說明楊承志的書法必定也有不淺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