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直在外面讀書,這訂婚這么大的事情,你肯定不知道,村里的老人們早就安頓我們了,昨天我就給你準備好了,沒想到你今天才過來”。
聽強嬸這樣解釋,楊承志才明白敢情村里老人早想到他們這一大家子人都不清楚村里訂婚這一習俗,人家早就安排人給準備好了,這要不是母親左玉霞問起,今天中午可就鬧出大笑話了。
強嬸出了堂屋端進來兩個用紅布蓋著的大托盤三個繡著喜字的大紅包袱放到炕上,強嬸笑著道“這不是村里人們都給你準備好了,都在我這放的,就等你過來拿了,要是你到九不過來,我還打算讓利軍和玉給你送過去”。
見楊承志滿頭霧水,強嬸把蓋在托盤上的紅布揭開,見其中一個托盤中放著紅褐色的面條,另一個托盤中放著比混沌略大的巧玲瓏的餃子。
紅褐色的面條楊承志知道,這是平城地區農村特有的一種吃,這種面條并不是用白面做成的,而是用一種叫做香蒿打下的籽碾成面,里面在活上一些黃米面做成的一種面食。
村里人稱它為香蒿面,吃起來勁道十足,又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只因為這種香蒿在村里比較少見,產量也,所以這種香蒿面只是在家里來了特別重要的客人的時候才能見到。
楊承志指著兩個托盤,“強嬸,這東西時不是有什么講究呢”。
強嬸頭,指著香蒿面道,香蒿表示相親相愛,長長久久,訂婚宴上男女雙方和家里人吃了香蒿面表示雙方結成了情深意長的兒女親家。
楊承志答應了一聲,想不到這香蒿面還有這一法,看到香蒿面,楊承志心里一動,“強嬸,這香蒿面世誰家做的,你給問一下還有沒有香蒿籽給我弄”。
強嬸伸手輕拍了楊承志額頭一下,“你這孩子,這中午就要訂婚了,你這還想種植香蒿呢,放心等完了我讓利軍給你送香蒿籽”。
“強嬸,那這餃子有什么講究”。
“這餃子涵義可就大了,不過對于你來也沒什么,這餃子在訂婚宴上不叫餃子,叫捏嘴,它意思是在訂婚宴上好的一切以后不能反悔”。
看楊承志似懂非懂的樣子,強嬸呵呵一笑,又解開了那三個印有喜字的大紅包袱,其中一個里面包著兩條繡著喜字的紅腰帶,一套棉衣、一套單衣,不過這兩套衣服怎么看也不想現帶人們穿的那種衣服,反倒像是過去社會人們穿的長袍馬褂。
另一個包袱中包著手中納成的千層底布鞋,和兩個包裝精美的木盒,第三個包袱中包的是農村人自己捏制的面人和果品心之類的東西。
楊承志面帶疑惑的看著三個包袱中的東西,“強嬸,這衣服是不是中午我們要穿”。
強嬸搖搖頭,“這些東西本應該是你媽她們準備的,村里人知道她們都做不出來,所以這兩天幫著做出來的,這衣服不穿放在家里,意思是婆婆的襖要傳到老”。
完話,強嬸拿起那兩個包裝精美的木盒,“承志,看看喜歡不,這是村里人集資給你和海燕買的訂婚戒指”。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