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雕像兩側,相隔十米左右的樣子,各擺放著一口青石大缸。缸體巨大,足有一人多高,上大下小,就像一只巨大的石碗,口沿直徑在兩米左右。
我就著照明棒的光仔細查看兩口大缸,弄不明白這是做什么用的。故宮院子里也擺放有類似的大缸,只是都是陶制的,不是石頭的。那些大缸里都裝滿了清水,是用來防止火災,救火用的。可是我面前的這兩口大石頭缸有什么用處呢
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突然聽到噗的一聲,緊接著眼前一片光明,那兩口大缸里竟然燃起了火光,火光熊熊,猶如兩支火炬。
我一下明白過來,感情這兩口大石頭缸竟然就是傳說中的長明燈。不過,緣何一下燃燒起來,我還沒腦門過來。
火光和照明棒交相輝映,把偌大的墓室照的一片光明。地上的尸骸清晰可見,成放射狀擺放在雕像周圍,很顯然,這座雕像乃是這間墓室的中心。
長明燈燃起,我卻沒有聞見松油味道,也不知道大缸里用的是什么燃料。
我被雕像吸引,竟然忘記剛才自己著急出去的事。我又圍著雕像轉了幾圈,不由對雕像的造型產生了興趣。雕像斜著伸向側方的手,五指分明,尤其是食指伸的繃直,其他指頭微微蜷縮,這分明就是一座指引人們前進的路標嘛
我腦海里一陣涌動,因為我記得曾經看過一篇古代,叫做滕大尹鬼斷家私,里面的內容和這尊雕像大相徑庭。說的就是一個大財主臨死前把一副畫交給了小媳婦和小兒子,還叮囑他們不要跟大媳婦以及大兒子他們爭奪家產,只要下院子里那間柴房就行,不然,大兒子會謀害他們。事情果然不出大財主所料,他剛咽氣,還沒發喪,大兒子一家就要把他們母子趕出去,說是老爺臨死前立下的遺囑,全部家產都歸他們所有。小媳婦母子于是按照大財主的叮囑,要了平日里下人住的院子里的一間柴房,放棄了其他財產,只是拿走了那副畫。
大兒子搶過畫卷,就看到是他老子的畫像,是一副坐姿畫像,不過卻一只手指著天,一只手指著地。大兒子不明就里,就把畫卷扔給了小媳婦母子倆。
小兒子慢慢長大,到了需要娶媳婦成家的年齡。小媳婦根據大財主臨死前的叮囑,一直訴狀把大兒子一家告到了縣太爺那里,要求重新分割財產。她還根據大財主的吩咐,把那副畫卷交給了縣太爺。
縣太爺滕大尹經過調查,感覺大財主臨死前對財產的分割,明顯偏向大兒子一家人,心里也很為小媳婦母子不平。就打算幫著小媳婦一家人爭回點財產。
可是小媳婦交給滕大尹的那副畫卻讓他百思不得其解,接連看了兩天兩夜,也沒弄明白畫里所包含的意思。就在滕大尹起身去撥燈芯的時候,不小心把一杯茶碰到,浸濕了畫卷。滕大尹趕緊拿起畫卷擦拭,卻發現了其中的秘密,原來畫卷里另有一層紙絹,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滕大尹看完后立刻明白了,原來這才是大財主真正的分割財產的遺囑,當時他擔心大兒子會因為財產,出手謀害小媳婦母子,故意把所有財產都分給了大兒子一家,只是給小媳婦母子留下了一間柴房。
滕大尹取出第二層紙絹后焚毀了,然后把畫重新裝裱起來。他帶人來到大財主家,就地開堂審問,而且叫來了村里德高望重的相鄰作為見證。
小媳婦母子看到縣太爺親臨家中為他們伸冤,大為感動,于是母子一起迎接在門口;大兒子一家人為了能給縣太爺留個好印象,也全家出迎;那些相鄰更是站在門口對著滕大尹拱手作揖。
誰知滕大尹下了轎子后對這些人理都沒理,而是對著空大門連連拱手,口中說道,“閣老請晚生豈敢在前。”
所有人都看的一愣一愣的,但是又不敢發問,只好尾隨滕大尹直接進入了正廳。
就見滕大尹對著上手的空椅子連連謙讓,還不停說道,“閣老在,晚生豈敢上座,還是閣老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