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塵者們目露崇拜之色,紛紛贊道“閣主高才。”
為首的掃塵者道“閣主一目兩頁,落葉知秋,細心如塵,實乃百川閣之福。”
孟水藍并未沾沾自喜,而是鎖了眉頭,道“此事干系重大,還需謹慎才是。”
為首的掃塵者點了點頭,道“閣主所言不差。六年前,水路梟雄吳桂,曾在醉酒后與晚輩說起,當年聞人無聲殺人的武器,便是一只像箭頭一樣的東西,既薄且利,飽飲人血而不粘。且,他在機緣巧合下,還收藏了一枚。那武器樣式,與閣主所畫如出一轍。只不過,大了一倍有余。十年前,有位落魄書生賣出一副人物畫卷,聲稱那是聞人無聲。然,江湖中無人敢認。老閣主用二兩銀子,將其買下,收在此處。”展開手中畫卷給孟水藍看。
與此同時,另一名掃塵者也展開了孟水藍繪制的畫卷。
落魄書生所畫的男子,是一位只有十六七的青年。
他穿著一身黑色短打,扣子一絲不茍地系著。他的頭發梳得一絲不茍,身板站得筆直,就像一只標槍。那表情看似嚴肅,實則眼中藏著一絲笑意,透著對新鮮事物的新奇。
這是一位英姿煥發的黑衣少年,身上雖沒穿華服,卻給人一種鮮衣怒馬的既視感。
黑衣少年的氣質,與現在的唐不休真是截然不同。兩張臉,也僅有六分相似。然,詭異的是,別人卻一眼能看出,這是同一個人。當然,前提是,兩張畫要放在一起,才會令人贊嘆歲月的神奇。
不得不說的是,落魄畫師和孟水藍繪畫的技巧,都是數一數二的。他們將不同年紀的唐不休都畫得十分傳神。
為首的掃塵者道“江湖中有關聞人無聲的記載很多,卻都是通過別人傳言得知。十六年前,聞人無聲挑戰六大門派,一戰成名。留下的,卻是嗜血的污名。江湖中見過他的人,都說他滿身邪佞,嗜血無情,所過之處尸橫遍野。卻因武功出神入化,讓人奈他不得。”
另一位掃塵者道“依那落魄書生卻言,那幅畫上畫得人物,確是聞人無聲初入江湖時。當時,聞人無聲沒有盤纏,問他可要收字畫。書生不想收聞人無聲的字畫,卻見他儀表不俗,便給他十個銅板,讓他站好,讓自己畫。三個月后,聞人無聲的名聲大噪。書生卻是不敢拿出畫卷去賣,生怕惹怒了江湖中人。六年過去,書生落魄,這才將畫卷拿出售賣。卻因這番說法無人信,大家都稱書生是騙子。書生一氣之下,將此畫卷收起。老閣主恰好路過,以二兩銀子的價格,將其買了回來。”
孟水藍伸手接過畫卷,細細打量了兩眼,終是一笑,道“不休老祖啊,你這畫像也就值二兩銀子罷了。”
為首的掃塵者繼續道“閣主,不休老祖殺人時,動作極快,且不喜聽到聲音。若有人言,他會豎起中指,以指尖輕觸下嘴唇,示意人噤聲。此人能以一人之力挑戰六大門派,其實力不容小覷。說是武學奇才,不為過。”
孟水藍勾了勾唇,道“若他無能,也不至于讓整個武林都忌憚三分。”用食指點了點聞人無聲的人字,“此番,要熱鬧了。”
為首的掃塵者道“若此消息放出,江湖定然掀起軒然大波。六大門派仍在,當初的血債必要血償。”
孟水藍微微皺眉,沉吟道“唐不休……聞人無聲……”
為首的掃塵者道“唐不休與唐佳人皆善用毒,而江湖中,能將毒藥用得如火純青中,唯唐門也。然,此事暫無細節可考證。一百五十年前,唐門主家被滅門后,一些旁支消失不見,就此隱世而居。老閣主曾留下一只烽火鳥,記有唐門的蛛絲馬跡。”
孟水藍點頭道“秋城主出銀一千兩,買唐門的蛛絲馬跡。”眉頭緊皺,沉吟片刻,問“唐佳人可有信息?”
另一位掃塵者回道“回閣主。唐佳人初入江湖,除了假扮六王爺之外,還曾與多名武林豪杰有過接觸。此中事,閣主應該更加了解詳情才是。至于其他,便毫無信息記載了。不過……聞人無聲血洗長生門時,帶走了江湖第一美女柳芙笙……”伸手奉上一副畫卷,“閣主請看,這便是長眉門門主之妻,江湖第一美人柳芙笙的畫像。”
孟水藍接畫卷的手明顯抖了一下,卻還是將畫卷攥進手中,慢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