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承祖帶著一身濕氣回來,李紅枝給他倒了杯熱姜水,
“今天去怎么說的”
蘇承祖搖搖頭,“還能說什么,那紅薯秧子都種下去了,這樣下去,非得泡爛了不可。要是那樣,我們就只能先把紅薯苗移回來,等著放晴了再種下去。”
把已經栽下去的秧苗挖出來,無異是對秧子的二次傷害,不是到萬不得已的地步沒人愿意這么干。
李紅枝把雨衣掛在墻上,說,
“到底趙隊長有遠見,年年叫人加固糧倉,這雨就算下的大也不愁。”
蘇承祖點點頭。
半夜,忽聞轟隆一聲巨響。
沒過多久,院外樹上的大喇叭吱哩哇啦的大叫起來,
“全體村民注意全體村民注意立即到儲糧倉集合立即到儲糧倉集合帶上修補工具帶上修補工具”
儲糧倉塌了
溫向平霎時一個翻身跳起來,抓起衣服就往身上套。
蘇玉秀也翻身就要起來。
溫向平攔住她,
“外面這會兒只怕亂著,你在家里把自己和孩子看好,別讓涼氣進來著涼。”
說完也不再逗留,沖了出去。
堂屋里,蘇承祖正穿著雨衣,看見溫向平出來了,面上驚訝一閃而過,隨即也不多言,接過李紅枝拿來的榔頭鋤頭,一把給了溫向平,
“走吧。”
蘇承祖丈婿踩著沒小腿的水到了儲糧倉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到了,后面還隱隱看見正在趕來的人。
溫向平放眼望去,不論老少,一個女人也沒有。
像這種危險又辛苦的工作,第五大隊向來都是男人全包的。
“糧倉怎么會塌”雨聲嘩嘩,人不得不扯著嗓子對話。
“別問那么多,快補啊”
儲糧倉是頂上缺了口,壓下來連帶著周圍的墻體也裂縫滿布,看著觸目驚心。
趙建國狠狠的抹了一把臉上說不清是汗是淚是雨的水,吩咐到,
“愛黨帶一幫漢子給我上頂兒去把窟窿堵了必須撐到糧食運完”
“誒”
“剩下的一半跟著老劉把倉里的糧食先運家里去給我點清楚數嘍剩下一半跟我把墻體撐住了別讓倒下來”
“曉得了”
于是,天上大雨傾盆,地上一車又一車蓋著油布的糧食被運出,一車又一車木頭被拉來,這是人類與自然的較量,也是人類在為了生存而全力拼搏。
“劉叔車不夠”
“不夠要桶干啥鍋碗瓢盆哪個不能使”
溫向平被連綿不斷的雨水糊的睜不開眼,他和其他幾個漢子一起把運來的木頭推直支在墻體上,下邊拿石頭摞著抵住,做一個簡單的支撐。
“弘陽在這兒看著剩下的跟我去那邊”
一群人就這樣隔十步立一根支架。
油布不夠,自然先緊著糧食,木頭樁子都被雨淋的濕乎乎,一抬起來先撒人一臉水。
抬得久了,力氣不夠,一幫漢子也咬牙堅持,連肩膀帶腰帶腿,能使得上勁的地方都能用。
木頭上面甚至還有倒刺,輕易就能在身上留道口子,可沒人在意。
此處人聲嘈雜,家里也不平靜,多少人如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雨聲嘩嘩擾的人心煩意亂。
這夜,注定不是一個平靜的夜晚。
然而,不幸中總算有了個萬幸。
天色蒙蒙轉亮,雨勢漸漸減小,等天光大盛,已然雨后晴空。
趙建國蹲坐在糧倉邊兒上,一雙眼睛凈是血絲,眼袋黑青。
“這倉怎么就能塌了呢”
趙建國思來想去。
糧食是農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就算風調雨順,他也年年都會讓人加固檢查一遍糧倉,怎么就突然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