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
宋恒呵呵一笑,談起了自己當時高考時候的事兒,
“其實我當初也就是抱著僥幸的心里去試一試的,誰想到能中呢,說來也是我幸運了。”
齊弘陽搖搖頭正色到,
“快別謙虛了,要是沒有幾分實力在,再幸運也是沒用的,宋大哥自身底子還是很不錯的。”
溫向平笑著點頭,
“是哪,宋老師別自謙了。”
宋恒“哎”了一聲,又問溫向平道,
“我聽說向平受傷了,現在怎么樣了唉,前幾天我竟也忘了去家里串個門,改明兒我就去看看蘇叔嬸子,可別不歡迎我啊。”
最后一句就帶上了玩笑的味道。
村里人口說不多,掐可指一算也不少,雖然是過年,每天也是有活兒要做的,頂多就是不用下地空閑些罷了,怎么可能全去轉一遍,大多都是在平日里相熟的串個門就是了。
可宋恒和溫向平兩家平日里往來并不是很多,之前自然也就沒有上門拜過年,頂多是路上遇見了道聲“過年好”罷了。
知道宋恒是客套話,溫向平也就笑著接道,
“宋老師來我家怎么會不歡迎,我家孩子還等著沾沾宋老師這個大學生的才氣呢。至于我這腳,倒是沒什么大問題,謝謝宋老師關心。”
宋恒點點頭,笑道,
“那就好,至于這才氣哪,還是你這個做爸的考上才更讓兩個孩子受益些。”
齊弘陽見兩人半天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眼底閃過一絲不悅,面上卻還笑著問宋恒,
“宋大哥,你這次去學校里頭,可見識了什么我在大學里倒是見識不少,咱們分享分享,也算是拓寬一下視野了。”
溫向平一聽,也來了興趣,這個年頭的大學也不知是個什么樣子,跟別人打聽到底比不上聽一聽親身經歷過的人講述。
宋恒是個老好人,自然沒有不肯的,于是就從學校食堂一路講起,順著教室桌椅到老師課講的好不好,一直講到班上同學們一起舉辦一些文化活動,又比如舉辦讀書會之類的。
“大家來自五湖四海,不由自主間就能講到家鄉的文化和傳統思想,想法也不盡相同,更有幾個同學想法著實出奇有趣,確實拓寬了眼界。”
說到這兒,宋恒突然眼睛亮晶晶,
“誒,說道讀書會,我的同學最近都在推薦一本雜志,叫紅星雜志,不知道向平和弘陽有沒有看過”
溫向平頓時了然,卻也不好意思再出言評論,畢竟不論說好還是不好,都難免帶上個人色彩。
于是一副“不知”,“請講”的模樣,只等著聽齊宋二人的看法。
比起讀者寫信來表達他們的看法,這種現場評論也十分有意思。
齊弘陽點點頭,
“知道,我有一次從同學那兒看了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