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芝齡考上了沽市大學的金融系,因此,江河清跟三個兒子自然是要跟她一起去沽市的,至于江父江母老倆,自來都是跟著大兒子住的,也就不用江河清這個老小再操心。
因著李芝齡和溫向平考上了同一個大學,江家和蘇家便約定好了一同前去沽市。
只是羅家和被催的提前給溫向平找好了房子,江河清這家卻沒了落腳地,總不能自家舒舒服服的在家里睡著,卻讓同行人睡旅館。
于是去找了江河清夫婦,問是否要托人幫他們也找一間房子。
江河清一聽,爽朗一笑,
“嗨,不要緊,也別麻煩人家給我們操持了,人跟我們又不認識,再說了,大不了我們先在旅館住幾天,再找房子也行,反正提前十天左右過去呢。”
李芝齡也笑著道,
“是啊,何況學校還有可以臨時租借的家屬房,也能住一陣兒,足夠我們找房子了,不用麻煩了。”
溫向平卻是不知道還有家屬房這回事兒,不過知不知道也無所謂了,羅家和已經幫他找好了房子。
雖然江河清家說是要自己找房子,但溫向平還是把羅家和信中提到的其他幾戶房子的信息給了他們,
“提前了解一下也是好的,到時候去了那兒人生地不熟,心里有個底也不怕被人宰。”
江河清自然謝著接了。
羅家和這次替自家奔勞,溫向平當然得有所表示,便把手頭蜀山的存稿一股腦全給跟著寄了過去,足夠把“陸川柏入世渡劫,不敵心魔錯放邪劍”的整個情節接著上次的開頭看完了。
除此之外,溫向平本還想再寄點晉省特產過去以示謝意,但天氣炎熱,路途遙遠,吃食一類放不住,蘇玉秀勸了勸,溫向平便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
蘇玉秀掰著指頭盤算了半天,
“到時候咱帶點蕎麥面過去,我給羅大哥和嫂子做咱這邊兒的灌腸吃,再帶點面和小米做炸果子、蒸米給他們嘗嘗。可聽說沽市吃米不吃面,面還得多帶點兒才行”
這兒的灌腸不是一般說的豬肉臘腸,而是用蕎麥面加水和的硬些,再加鹽攪成糊狀,放到淺盤中蒸熟涼置,吃時再用勺子或小刀劃成菱形的塊。
夏天能澆一勺自家熬的稠稠的咸鹵,豆皮和菇類在口中順滑而有嚼勁,再點些醋酸和辣椒下去,吃起來十分爽口,蘇玉秀每次做,溫向平都能空口吃下一大盆去。
而等到寒風朔朔的冬天,蘇玉秀就會拿了油蔥姜蒜和干辣椒下鍋爆,然后把劃成塊的灌腸丟進去爆炒幾下,微焦發酥的表皮和香辣的味道更是讓溫向平父子仨大快朵頤。
蘇玉秀念著念著又要去收拾行李,卻被溫向平哭笑不得的攔住,
“咱就四只手,能提的了那么多東西么,何況還有兩個大包裹。”
“那、那咋整――”
蘇玉秀不放棄,擰眉道,
“人家幫了咱這么大的忙,費上這么大的功夫,咱總得有些表示才好。”
溫向平也沒說就不讓表示,只說到,
“反正米啊面啊的不怕放,咱走的前兩天把衣服啥的和這些去城里寄到沽市,只裝上火車上用的東西,輕裝簡行。等咱們到了那兒,行李也差不多到了,多方便。”
蘇玉秀想了想也是,
“那我去把火車上要用的單獨包一個包裹出來既然這樣,那就能多帶點東西過去了”
說著,又掀起簾子進兩個孩子睡的那個家翻行李去了。
留下溫向平在原地無奈的笑。
沽市,許家。
許昀從寫字臺一摞書最下頭抽出來一個文件夾,里頭別無其他,只有薄薄數張畫紙,上面盡是他照著蜀山里的人物畫的插畫。
許昀雖然年紀小,但畫筆中隱隱可見人物,這是他苦練多年的結果。
自從羅瑜新把蜀山分享給了許昀,許昀就開始著手配插畫,本來癡迷情節想要復錄下來,到底因為這是羅瑜新悄悄抄出來的而作罷,如今畫一畫人物形象和不同場景,許昀反倒更得趣味,因此近來一直都忙著這事兒。
到現在,許昀已經從陸川柏畫到萬瓊枝,凡是出場了的人物都給畫了個遍,羅瑜新也對他的插畫嘖嘖稱奇,大為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