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是兩個孩子陪溫向平去學校報道,下午就輪到了溫向平送孩子去學校。
之前有跟羅家和打聽沽市大學附近不錯的小學和幼兒園,這次提前幾天來沽市也是為了給兩個孩子找學校。
或許是考慮到有不少學生都是隨著父母搬來沽市的,小學大多定在下午開學,幼兒園就更無所謂了。
溫向平給溫朝陽看中的是沽市一小,在本地也算是不錯的小學了,因著溫向平有在沽市上大學的證明,校方也就沒拒絕溫朝陽這個外省學生。
校方給溫朝陽做了一份測試題,最終把溫朝陽安排到了三年三班。
同樣的,江家適齡的江慎之和江恒之也因著李芝齡成功進了四年二班和三年三班。
當然,錢也是沒少托羅家和塞就是了。
也虧的溫江兩家都是手頭不愁的,不然光走個后門就能把家里積蓄花個七七八八。
作為一個九歲的男子漢,溫朝陽還是很佩服江慎之這個大哥哥的,江慎之只比他大一歲,懂得卻比他多好多,也比他更穩重,平時是他們五個孩子里當之無愧的大哥。
因此,當得知能和江家兩兄弟一起上學,尤其江恒之還和自己是同班同學的時候,溫朝陽高興極了,一溜煙跑到樓上和小伙伴拉勾勾,激動的約定明早一起去上學。
是的,沽市一小雖然離他們住的小區還有一段距離,但三個男孩都大了,最小的也有九歲了,平時在村里都是漫山遍野的跑,帶著熟悉了幾遍路以后,大人們就讓三個男孩結伴上下學了。
至于小些的甜寶和江篤之則上了家附近口碑不錯的幼兒園,一個上中班,一個上大班,也是每天一起上下學的青梅竹馬了。
說著是幼兒園,其實更像是托管所,每早大人出門的時候把孩子送過去,下午六點的時候再把孩子接回家。
因著溫向平和李芝齡平時要上課,只能在下午沒課的時候去接孩子,江河清和蘇玉秀就負責起了接送兩個娃娃的任務。
江河清每天白天似乎都很忙,常常看不見人影,只是一到下午要接孩子的時候,就會準時出現在幼兒園門口。
蘇玉秀羨慕的看著江河清每天忙忙碌碌的樣子,心里也盤算著自己找個活兒的可能性。
家里的孩子白天都不在家,只有中午的時候回來吃個午飯,其余時候家里都只有蘇玉秀自己一個人,也是無聊的很。
蘇玉秀于是就想像去年一樣,找家食堂飯館做活兒,可誰知人家一聽她是來找活兒的,都搖頭回絕,
“阿拉人都滿啦,再說,儂又沒人介紹,又不是上頭分配過來的,有空也不收儂。”
在附近的街道跑了三天,一連問了十來家,都沒有得到一家肯松口的,蘇玉秀最后只能郁悶的坐回家里。
溫向平把新鮮出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放進書包,見妻子一副蔫兒了的樣子,安慰道,
“沒事兒,要不然咱們自己租一間店面,里頭全賣你的手藝,別人的一點不賣。”
蘇玉秀嚇了一跳,連忙擺手,
“使不得、使不得,這怎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