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溫知秋也還沒到讓人民雜志寧肯多出十個人的違約費也要挖走的地步。
溫向平眉目間微斂,眼中閃過了然之色。
但其實不只是人民雜志,不少雜志一聽溫知秋要帶著這么多人一起跳槽的意思就紛紛打了退堂鼓。
又或者說,只有新周刊是同意同時將他們招走的。
溫向平最終選擇了新周刊。
不僅因為只有新周刊愿意同時挖走他們十來個人,還是因為新周刊的態度是眾多雜志中最誠懇的。
因為新周刊的社長親自來和溫知秋接洽了。
新周刊的現任社長羅家和倒也認識,姓許,叫許城陽,家里有個大姑娘,已經嫁人了,還有個人到中年才生的小兒子,跟羅家和的兒子羅瑜新是同班同學,平時關系處的也不錯。
許城陽年紀在四十出頭,一副儒雅模樣,條件給的也很是豐厚,
“羅副編一進來可以繼續做副編,溫作家給簽一等作家,其它的作家我能三等簽約的條件,違約金我們全付。”
新周刊的主編雖然只有一個,但副編卻有三四個,何況羅家和的能力許城陽也是見過的。這個副編的位置給的不屈。
至于溫知秋的一等簽約
羅家和心中苦笑,只怕許城陽是從兩個孩子那兒起就盯上蜀山了。
溫知秋起初還對這么豐厚的條件心存警惕,在聽了羅家和的解釋后也就心里有了個譜。
在確認了眾位作家的意愿之后,溫向平等人便一起簽了新周刊的合約。
而至于違約金及跟紅星之間的撕扯之事,許城陽派了專人負責,自然不用溫向平再操心。
紅星雜志那邊如何雞飛狗跳溫向平沒有再去操過心。因為在一正式成為新周刊的簽約作家后,許城陽就當著羅家和的面批評了他一番,
“既然在學校,就要好好珍惜這個機會積累知識和底蘊,沽大一整棟樓古今中外的書你都看過了不要每天想著寫新的文章,錢的事不用操心,簽了約的作家每個月都有工資,要是不夠你可以先跟會計打借條,將來從你的稿費里頭扣。等你畢業出來,每天都要寫,哪里就差了這兩年。”
連羅家和也沒逃過挨了頓訓,
“你也是,縱著他慣著他,將來等他畢業了,哪里還有這么好的資源,這么充裕的時間供他進步。這兩年不準吵他,不準讓他分心。”
然后就責令溫知秋封筆兩年,專心在校讀書。
許城陽年齡最大,資歷碾壓羅溫二人,這一頓訓當然是訓得的。
況且許城陽說的也頗有道理,二人自然沒有不聽的理。
只一個三十多的大老爺們和一個披著奔三皮兒的三十多的老男人像兩個犯了錯的孩子被訓得頭也抬不起來,看起來頗有幾分喜意。
既然被勒令好好學習了,溫向平的生活也就不再如先前幾個月忙碌,在學校就泡進圖書館不出來,在家就陪孩子們讀書或是玩耍,時不時還要跑到溫蘇記去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