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和正歡歡喜喜收著稿子的手頓時一頓,
“怎的又打算新走一條路”
羅家和坐正了身子猜測到,
“難不成是想照著賈大家說的那般,寫散文或者詩歌之流”
溫向平開懷一笑,
“果然還是羅大哥懂我。”
羅家和琢磨了一下,溫向平的幾部作品說到底都類屬,尤其是通俗的范疇,最終取得的成績也都頗為可喜。
誠然,突然離開順手的體裁轉入新領域有一定的風險,可是對于作家自身卻是十分有利,涉及過的領域越多,路自然越走越寬。
不見散文大家賈平仄同時還擅寫詩歌,且都寫出了造詣,遣詞造句間,不經意就比單一類型的作家要更有深度和靈氣。
思及此,羅家和便頷首道,
“你有這個想法我是很支持的,你是現在有手稿,還是只是一個初步的計劃”
溫向平自然早就有了預謀。散文也好,詩歌也罷,他都能寫,也都擅寫。然而這些都不是現在的溫向平想寫的。
在經歷楊賀一事之后,溫向平著實想了良久。今日能有一個楊賀瞧他不順眼便對他的家人下狠手,明天就能有個王賀李賀在報紙上抨擊。人心莫測,溫向平亦不愿意再讓這種事情出現。
然而一味的退卻避讓更是無用,只會把自己如羔羊一般陷入虎口。
“我打算寫札記。”
溫向平笑道。
此札記并非溫向平和孩子們平時寫的那種,但也算是換湯不換藥。只是溫向平刊登出去的,要更顯稚子嬌憨天真,從而籠絡讀者的人心。屆時倘若有心懷不軌之徒意圖借助言語攻訐溫家人,只怕都不用溫向平和新周刊出手,光輿論就足以回擊。
這個想法并非一朝就有,上次楊賀污蔑他算是個引子,這次襲擊又算是個引子,兩相夾擊,再加上和妻子單獨出行的這幾個月著實寫了不少札記詩歌,這才正兒八經的提出這個想法。
當然,除此之外,溫向平也是有著一點自己的小心思的。別看他離開沽市這么久,還收到的消息可一點沒漏,溫知秋罹患腳疾這則消息早就印了出來,還正好趁了他被刺傷的熱度。
一時之間,同情溫知秋的讀者不勝枚舉。可溫向平從來都不需要別人的同情,他家庭和樂,與妻子相濡以沫恩恩愛愛,孩子乖巧可愛父子情深,和蘇承祖二老也宛如親生。
事業上,先不說溫知秋一口氣完成“進入華國作協”到“成為作協理事”的二進階,遠遠將華國絕大多數的作家甩在身后,就是他的三部著作也都是口碑銷量雙高峰,還在交流會中為國爭光,前陣子受傷主席團也沒少了他的慰問。除了比之賈平仄和查世良幾位大家還欠些火候,溫知秋完全有資格和實力步入華國頂級作家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