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后,溫向平收到了一封來自賈平仄的信。
信上說,華國在三月份時會派出一個作家團隊去往大不列顛進行學習,為期一個月,賈平仄認為這是一次極好的開拓眼界的機會,故而寫信來詢問溫知秋是否愿意參加這次外出,并表示他會全力為溫向平推薦一個名額。
溫向平收到信很是高興,出國交流不說是千載難得的機會,也是十分珍貴的,賈平仄信里說的簡單,卻不是什么作家都能去的。一個作家團才有多少人,作協里頭光理事就近三百個人,可見機會之難得。當下就提筆寫了回信表示自己非常愿意前往。
蘇玉秀得知消息卻比他更高興,
“多好的學習機會,見一見其他國家的作家,還能出國咱們家到現在還沒有人出過國哪”
早熟的溫朝陽也忍不住雙眼放光,憧憬道,
“聽說西方國家比咱們發達好多,也不知道是個什么模樣,是不是汽車遍地都是,或者家家都已經完成了脫貧致富”
如果可以,溫朝陽真想和溫向平一起去大不列顛見識見識,然而溫向平“出差”的時間正好撞上他上學。就是他放了假,溫向平去是要學習的,帶著他也不方便。
溫向平失笑著揉揉兒子的發頂,前一個目標還好說,用不了十年華國就已經是遍地汽車,比外國的多了不知多少去。
至于后一個,別說是現在的發達國家,就是再往后四十年,也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到。
看著三個孩子渴盼的看著自己,蜜果兒甚至都心急的張圓了小嘴兒,想了想,溫向平安慰道,
“沒關系,爸爸先去大不列顛踩踩點,回來下次就能帶你們一起去了。”
“恩”
三個孩子一起重重的點了點頭,彼此相視一眼,都咧嘴笑了。
溫向平這會兒還沒有辦護照,羅家和聽說他從賈平仄那里得到了前往大不列顛學習交流的機會,當下就出手幫他把事情都辦妥貼。
因著這次出國時間相對較長,羅家和不可能拋下手里的其它作家跟上溫向平在大不列顛呆一個月,于是在出發那天,溫向平獨身一人提著個小行李袋,跟著作家團里的一眾作家坐上了前往大不列顛的飛機。
這次出行大不列顛的作家一共有十位左右,年紀在三十到五十左右,年紀最大的一位正巧是領隊。其余人溫向平大多都只有過一面之緣,或是點頭之交。然其中一位還是溫向平稱得上熟絡的,正是之前在京市交流會見過的葉作家。
葉作家正巧就和溫向平座位相鄰,見溫向平主動對他微笑問好,葉作家還愣了愣,反應過來后連忙點點頭回應。
身邊坐著這么個兩番見過自己糗態的人,葉作家難免有幾分尷尬。
溫向平見其笑容訕訕,便笑著開口主動攀談道,
“葉作家的鶴唳風聲我前陣子拜讀了一番,當真受益匪淺。”
溫向平主動送上來話題,葉作家也就回了幾句。溫向平是個很有魅力的人,其中一點就表現在他想交談的人,最后都會和他交流的非常愉快。
眼下,葉作家已經漸漸放開了剛坐下時的那點別扭,興致勃勃的跟溫只是談了起來,在溫只是向其求教寫作方式時也十分爽快的談了談自己的想法。
在飛機起飛后,其他人都漸漸開始閉目養神,葉溫二人也就漸漸住了口,葉作家還當真是意猶未盡,心里已經把溫知秋放到知己一欄中,想著日后要常常來往才是。畢竟溫知秋的一些想法也是他從沒思及過的,著實是得了許多靈感。
從華國到大不列顛大約有十個小時的航程,考慮到兩國的時差,作家團在華國內是上午出發的,等到了大不列顛,正好是晚上,作家們可以養精蓄銳,好好的睡一個晚上倒倒時差。
溫向平等人此次的目的地是在大不列顛的首都恒頓。恒頓是個常年陰雨綿綿的城市,果不其然,溫向平等人一下飛機,就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雨的氣息。
恒頓作協的人派遣了專人來機場接華國的作家團,并送到預留的酒店歇息。然而來者嘰里咕嚕講的都是英語,好在華國作家團中除去十來位作家,還隨行了兩個翻譯,一行人這才順順利利的入住了酒店。
華國的作家們被安排成兩人一間,溫向平和葉作家關系熟絡些,自然住在一處。
相比于華國多姿多味、體系龐大的菜系,大不列顛的食物就要寡淡了些。無論是三十歲的溫知秋,還是三十歲的溫向平,都對面包和濃湯沒有什么興趣。
顯然,作家團的其它作家跟他的想法都差不多。一行人的胃口都不是很好,加上長達十小時的航程,大家也就沒有再出門去逛,各自回了各自的房間。
房間里是兩張單人床,溫知秋睡在靠窗的那張。葉作家洗漱出來,見溫知秋倚在床頭,手中拿著一本牛皮小本在看,不由得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