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朝陽是個極有主見的人,從小長到大無論學習還是私事,幾乎沒讓溫向平和蘇玉秀怎么操過心。溫向平夫婦對于能有這樣一個長子也是十分驕傲。
直到太有主見的溫朝陽在京學中文系畢業后,不曾效仿其父扎根文壇,反而直接投身國內歌壇影視圈,做起了音樂人――即填詞作曲及一系列后期制作,可是跌破了一地眼鏡,蘇玉秀這才慌了神,拉著長子苦口婆心道,
“媽知道你喜歡這些歌了么曲了的,你爸平時還免不了手癢要動那幾下筆,作為興趣,媽是絕對支持你在這方面潛造的。可哪有人把這個作為專職工作的哪”
在這個年代,完全靠填詞作曲吃飯的人絕對是少之又少,完整的職業體系還沒有形成,甚至作詞作曲家就說的上名的那幾個,不超過一掌之數,更不要提什么音樂人了。
何況,在外界看來,填詞作曲哪能比得上撰稿修文來的體面入流。作為溫向平之子,溫朝陽在文學圈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現在卻義無反顧的說拋就拋,放著康莊大道不走,偏去擠那崎嶇坎坷的羊腸小道,國內尚且不是腦子壞了又是什么。
也不知有多少人明里暗里的在等著看溫朝陽的笑話。
溫朝陽卻神色堅定道,
“媽,任何的事情都有職業,音樂人和別的工作沒什么不一樣。但對于我而言,音樂人的身份使我的血液里充滿奮斗的熱潮,哪怕這個職業在國內現在還處于萌芽階段,然而我愿意為他奮斗我的年華。”
蘇玉秀有些被說動,孩子們的人生終究要他們自己走,大人又能插手到何時何況溫朝陽從小就愛抱著吉他、到后來十八般樂器會了一半、時不時自己再寫寫曲,那帶笑模樣蘇玉秀都是看的著的。
再說了,溫朝陽早已對其未來的生涯做了規劃,蘇玉秀瞧著,也挺好。就像溫朝陽所說,
“現在國家富起來了,家家戶戶都有余錢能做消遣,聽歌看劇必然是首選――也就是說,我做了音樂人肯定餓不死。再說了,我可是溫知秋的兒子,京大中文系讀出來的,媽你對我的實力難道就這么沒有信心”
雖然里頭有幾分水分,但大多說的是實話。
蘇玉秀的防線已經潰不成軍,卻又忍不住再負隅頑抗一番,求救似的看向溫向平,指望他再說些什么。
老神在在的溫向平抖了抖手中的報紙,頷首道,
“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堅持初心方為根本。”
這話明顯就是同意了。
一家之主都這么發話了,蘇玉秀也就再不糾結,點頭支持長子做這什么音樂人。
外人一邊嘲笑溫朝陽傻,一邊卻又忍不住泛酸。說是溫家涉及的領域在文學圈子,和影視歌不怎么打的著關系,然而誰不知道溫知秋的陸陸續續都被拍成了電影電視劇,其中接觸的導演不勝枚舉。
那得知溫朝陽要做音樂人的消息,必然會有不少導演賣個好,主動上門求取作品,溫朝陽要取得成功還不是一日兩日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