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擊賽。
學生站在中央,圍繞他們的是三圈距離不一的移動靶,移動靶以一秒兩米的速度移動,繞著固定軌道轉圈。
三圈的距離分別是25米,50米,100米。
規則是用學院統一分配的c級武器,在一小時內完成射擊。
半徑20厘米的靶子,按十輪算分,25米中心分50分,依次遞減5分;50米中心分100分,依次遞減10分;100米中心分200分,依次遞減20分。
第一,要注意準確度,靶子是移動的,考驗注意集中力。
第二,三層的靶子,時不時交錯,前面的靶子會遮住后面的靶子,考驗時機判斷。
第三,分值選擇,對自己實力的估算能力,最遠的靶子中心值最高,但如果打偏了分值還不如中間靶子的中心值,是賭一把選更遠的靶子還是穩妥點,是博弈論。
第四,異能量數值,用c級標配武器,大家條件都是一樣的,異能量多的人,子彈多,機會多,當然會影響分數。
以上是一般情況下。
一小時后數據統計,分數投放到公共屏,參賽者被高懸頂端的數值嚇到了。
第三名,一萬一千多分。
第二名,一萬兩千多分。
第一名,十萬三千多分
這差了十倍數了
再一看名字,還是那個耳熟能詳的名字,阿宅。
有學生回憶起阿宅入學測試的時候做過的事情,她說過她用c級武器發一顆子彈只要20異能量,而他們要200異能量
野外實戰課的異能量等級測試不少人還記得,當時阿宅的能量等級是ss。
其他人掐指一算。
“教員不公平,她有七百多顆子彈”
教員沉痛地拍拍學員的肩膀,語重心長道“咱們不要和她比。”
接下來的異物種模擬搶人頭持續了射擊賽的慘劇。
學生分批進入模擬器,子彈打完就出來。
阿宅第一批進去。
第二批進去的時候,她還在打。
第三批進去的時候,她還在打。
第十批進去的時候,她還在打。
忘了說了,這次數據模擬是連異能量回復數據也一起模擬的,異能量會自然回復。
超高異能量數值超低異能量消耗加上自然回復時間無限拉長。
等所有人都出來,教員強制切斷了她的電源,告訴她,比賽結束了,你可以回家了。
兩場比賽的裁判教員將令人牙疼的分數計入檔案,未來十年、百年、千年都不可能有人破紀錄了。
一想到亞恒未來學子永遠要被一個看不見的對手壓一頭,教員默默為他們點煙。
異物種等級分層賽。
依舊是模擬器,但這一次,學生提前三天上交自備武器,先親自驗證能夠使用該武器,再進行武器數據檢測,而后進行數據模擬。
從一級一等異物種開始,殺死一個會出現更高等級的異物種,也就是一對一模擬賽,地形隨機。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進度都很快,等干到四級上等的時候,有90的人干不動了,被異物種殺死,從模擬器出來。
剩下10,異物種等級每提高一級,就篩選一批人,人數均勻地下降。
到目前為止數據還是正常的。
等到有人干掉六級下等異物種的時候,教員心想這屆學生素質還不錯,收拾收拾東西打算回去了。
幾秒后,第一個干掉六級中等異物種的數據出來。
教員心想,這屆里有幾個苗子值得期待啊,竟然第一年就能使用a級武器。
十分鐘后,二十多個干掉六級中等異物種的數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