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有兩萬所二級應戰機制學院,和一千所一級應戰機制學院。
從二級應戰機制中畢業的人大部分會成為普通戰士,有一小部分會成為優秀戰士。
而從一級迎戰機制畢業出來的人有一小部分會成為普通戰士,大部分會成為優秀戰士,還有一小部分會成為精英戰士。
事實上,聯盟絕大多數精英戰士都畢業于亞恒或卡密。
會出現這種情況,第一是因為這兩所學院本身資源的優越。
卡密和亞恒是兩百年前最初建立的兩所應戰機制學院,可以說是應戰機制學院的鼻祖了。
第二就是因為,幾乎星際所有天賦最頂尖的學生都集中到了這里,卡密和亞恒越是強大,慕名而來的學生就越多,生源是其他學院不能比的。
薩蘭首領那個向學院征兵的提議,幾乎將未來兩年會加入聯盟軍的精英戰士提前透支了出來了,這個提議的成功性超乎所有人的預料。
亞恒的人就更加讓人省心了,他們連分配武器都不用,誰家還沒有私藏幾把好用的a級武器
負責登記的人一眼望過去,亞恒隊伍的武器千奇百怪,有的明顯不是聯盟標配武器。
聽說自家孩子被征兵,這些人的家長可是把壓箱底的裝備都拿出來了。
另一邊的卡密隊伍就要整齊多了,咦,帶頭的看上去還和亞恒領隊長得有點像
魚倫小跑到登記處立定,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目不斜視地喊道
“報告長官,卡密增援部隊集結完畢,總共65000人,其中30500人攜帶b級武器,500人攜帶新型a級武器,34000人攜帶a級武器”
當初十二星域商量具體增援計劃的時候,將學院劃分為三個檔次。
二級應戰機制學院,征集100的六級生,以及50的五級生,雖然聯盟軍急需擴充戰斗力,但也不能把實力太弱完全沒做好準備的人放上戰場,太弱的人不但算不上戰斗力,還可能成為累贅。
一級應戰機制學院,征集100六級生和100的五級生,再加上四級生中的優秀學員。
亞恒和卡密的出兵數量讓他們自行決定。
最終亞恒選擇四、五、六級生全出,并出一部分優秀三級生。
卡密選擇三、四、五、六級生全出。
卡密戰斗系成員的人數遠遠超過亞恒,所有的成員都由聯盟統一配置武器。
阿宅聽到這個消息后也忍不住咋舌,居然把四個年級的學生全都征集起來,卡密確實夠狠的。如果不是一二級的學生太過稚嫩,卡密恐怕想要將所有的成員都派出去吧
畢竟他們的教學理念向來都是弱者淘汰,卡密不需要無法堅持下去的人,此番做法無疑是對學生們說,要么變得更強大,要么死了也別怪別人。
因為本次征兵名義上打著學院杯團體賽的名號,所有每個學員的領隊就是當初學院杯上的領隊。
異物種異變,劣等星球首當其中。
高等星球,普通星球,劣等星球。
高等星球無論是異物種數量還是異物種等級都遠遠少于劣等星球,守衛起來最容易,第一波異變的名單中沒有高等星球。
普通星球也只有極個別運氣相當差的星球遭受攻擊。
最先發生異變的99都是劣等星球,也是本次救援行動的重點救援對象。
卡密和亞恒登記完之后,負責人讓所有人原地待命,將他們的信息錄入系統,再由薩蘭星域核心系統進行人員分配。
十二星域經過商議,決定先讓所有救援部隊集中到東、西兩個星域的一個星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