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嶺,何岐,不知是“陟嶺路多岐”呢,還是“也知嶺背多岐路”的意思。何侍郎起這名字,似乎是寄托兒子能歷艱苦成才之意。可這兆頭也實在是
一言難盡。
何琰君也是第一次見這間鋪子,不由得情緒有些激動,那陳老師傅便將他們迎進了內屋去談話。
相談間才知,這陳老師傅當年也是給別的府上當廚役的。到得五十歲上那府上的人嫌他年紀大了,竟不由分說趕了出來,還不給養老補償。
他有家小要養,遍尋活計不得,最后被何嶺看中這點心手藝,讓他代管這鋪子。
這些年間,他靠著何嶺給他的點心方子,一開始委實賺了許多錢。他只管留自己的工錢,剩下的盡皆存在賬上預備之后何家三姑娘來接手理帳。
誰知這一等便是十幾年過去了,無論是何家三姑娘還是何嶺,都再沒有了音訊。
一個小小的侍郎之家瞬間傾沒,在這偌大的京城也不過是茶余飯后的小小談資。過不多久便毫無痕跡,卻讓這陳師傅一介平民去哪里打探消息。
“前幾日街上有宮里的大人從這走過,小人只聽得說是去給何家遺女宣詔,是給當年的何侍郎平反的。小人便日日在此等著,想著會不會有人來找”
那陳老師傅年近古稀,此時竟眼中帶了些淚花
“何姑娘,不知您那哥哥”
何琰君抹了把眼淚“大哥不在了,二哥尚在,最近剛剛和二哥團聚。”
那老人長長地嘆了口氣
“唉。那也好,也好啊”
“如今這鋪子該物歸原主了,何姑娘您另請高明師傅來吧。”
何琰君連忙道
“您代何家管著這鋪子十幾年,實在是辛苦了,自不好叫您再勞累。您只管歸家享福,琰君給您些謝禮銀子,陳師傅您一定要收下。”
何琰君說罷便想搜搜自己帶沒帶銀子,只不過她自個兒也沒存下什么。裴年鈺見狀,適時讓隨行的影衛拿出來一個荷包,從里面抽出來幾張百兩銀票給了那陳師傅
“琰君是我徒弟,她以后會好好經營這家點心鋪子的。這些銀票陳師傅便收下吧。”
“這王爺”
何琰君當然不肯讓王爺出這個錢,裴年鈺便道
“從你哥的俸祿里扣,也就三四個月的俸祿。”
何琰君沉思片刻
“那便多謝王爺了。”
于是,正在府里睡覺何岐便在不知不覺中被扣了四個月的俸祿。
和陳師傅一番推讓之后,終于算解決了。那陳師傅見何家有后,欣慰異常,干脆便收拾了東西回家喝酒去了。
裴年鈺見向平恩跟在旁邊,眼中有些羨慕,不由得問道
“你看什么呢”
“我不瞞王爺,學生實在有些羨慕何師姐。”
“怎么說”
“學生也想開個飯館,不,大酒樓。這樣就可以賺好多好多的錢,到時候就可以給母親買些好藥調理身體”
裴年鈺想到他家的情況,那個身子單薄臥病在家的老母,便道
“你可以先借府里的藥,等你學成便將身契還給你,你開飯館什么的都可以。日后慢慢還便是了。”
裴年鈺想的是,徒弟有開大酒樓的意向當然不錯,豈不是代表著大把大把的美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