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東海調走了,通城的縣委書記就成了搶眼的焦點。
范書記正和田部長為這事在暗自斟酌,顯然,很多人都希望將自己的人插進去。田部長這人有意思,還探過張一凡的口氣,但是張一凡笑笑著沒有說話。
縣委書記任免的事,張一凡深知自己管不到,他也不想去管。誰想去插手誰去,自己就不趟這渾水了。
縣委書記到底由誰來當想必范書記心里更加有數。
縣委書記的任免上面有明文規定按照規章,縣委書記是上級黨委指派的,具體的流程是1、由縣委將民主推薦的干部人選的推薦材料報送市委組織部;2、組織部根據收到的推薦材料開會討論,同意后將派出考察組進行考察;如果考察中沒有發現大的問題,就將擬寫任用建議方案,并報送市委;3、市委常委對該人選進行討論并作出任免決定,同意該人選后,將下發任命文件。
如果開常委會,自己手里倒是有幾票。因為支持自己的人選,張一凡心里還是有數。如果范書記想用自己的人,張一凡就得重新考慮這個問題了。
按規定,一個縣委書記的任免,最終是要上報到省里備案的。現在東臨市的幾大委常中,市委范書記,市長張一凡兼市委副書記,專職副書記兼紀委書記曹良奇,常務副市長李宏輝,組織部長田永松,政法書記袁成功,宣傳部長劉風華,武裝部長楊衛成,市委秘書長陳光標。
九大常委,其實范書記掌握了至少五票的權力,而張一凡項多能拿到三到四票。
但是范書記比較低調,沒有人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前段時間,張一凡在東臨市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將東臨市經濟風風火火地搞起來,范書記很少發出自己的聲音。
畢竟,將工作的重點,放在經濟建設上,都符合黨的方針,政策,沒有背道而馳。所以,范書記也抱著支持的態度。
事實上,這兩年以來,東臨的經濟再上一個臺階,這與張一凡大刀闊斧地整頓,有分不開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張一凡要的是政績,范書記要的是穩定。
穩定大于一切,張一凡在這方面也表現得很好,沒有與市委發生沖突。范書記以前是市長,他自知在經濟建設上,不如張一凡,于是他就牢記了一點。
將人事與財政牢牢握在手里,也不卡市政府這邊的權力,大家和平共處。
但是這次范書記開始活動了,九大常委都能感覺出來,范書記有插手通城的味道。通城的專職余副書記,一直是范書記的死黨,很忠實的下屬。
他想將余副書記扶正,而張一凡必定會給他這個面子,因為上次沙縣組織部的事,張一凡與他打了招呼,范書記倒是挺爽快地同意了。
因此,在沙縣組織陪長任命的問題上,雖然有舒亞軍從中作梗,基本上還算順利。張一凡是個記恩的人,那次如果沒有范書記的點頭,自己肯定控制不了大局。
而市委副書記曹良奇,他也想把自己的人扶上去,只不過,他這個人選在資歷上比不了余副書記。
曹良奇的人選是沙縣的副書記劉雄。劉雄自然是鄭茂然一路的人,去年提上來的副書記。劉雄與余則成相比,又差了一些。
當然,濟州的縣長也在活動,這么多年一直被段書記給壓得死死的,他也想挪挪地方,如果能當上通城的縣委書記,對他來說,又是一片新的海闊天空。
張一凡看在眼里,也不做聲,既然他們三個人選名單已經出來,剩下的事情就是市委組織部對他們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