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片荒涼的地帶,張一凡心事重重。“你們怎么不組織開發一下,把這里種上各種苗木,總比這樣荒著要好。”
農錦衣訕訕地道“本來縣里有這個項目,但是在農業局卡住了。批不下來。”
張一凡知道了,他這是找自己訴苦來了。
這個農錦衣,果然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要錢的事找自己張一凡沒有再說話,轉身上了車。
一路上,看到的依然如故,時不時經過幾個村莊,放眼望去,全是老人小孩,偶爾有幾個年紀大的婦女在地里勞作。
到了縣城之后,一行人直接在縣招待所下榻。
農錦衣和呂縣長給領導做匯報,呂縣長把當地的特色詳細地說了遍,山藍縣礦藏很豐富,有鐵、猛、鉛、鋅、鈾、硅石、花崗石等24種,花崗石石體面積占全縣總面積三分之一左右,尤其是猛鐵礦床規模巨大,億噸以上,希望能列入國家重點開采項目。境內溪河縱橫,水流湍急,也是水電開發的理想之地。
如果利用這些自然條件,就能解決山藍縣的財政問題,甚至還能為市財政做貢獻。
張一凡明白他們的意思,還是錢的問題。山藍縣財政困難,自己無力開發這些項目。因此,只有死馬當活馬醫,換著試試看的心態,求助于新來的市委書記。
初到永林之時,張一凡做了仔細的研究,也對這些正處級干部和地方大員進行了了解。農錦衣和呂縣長兩人的搭配,在整個永林地區,還算是不錯的。兩人合作有三年之久,相對和諧。
張一凡估計兩人是多次向市委反應無果,這才出此下策,請自己山藍縣一行。
聽完了兩人的報道,張一凡暫時沒有發表意見。
永林不是沒有投資項目,關鍵還是干部作風問題,張一凡不由想起了白緊的那幾句話,如果自己一味的把外資引進來,結果在這種狼窩虎口里,被啃得毛骨不存,以后誰還敢進來投資誰還能相信他張一凡
下午在山藍縣區里逛了一圈,縣城不大,二小時不到,便逛完了整個城市。張一凡發現一種新現象。在城縣的一些郊區,甚至是市中心的市民,很多人都在做一種手工產品。這種手工產品,也有一些簡單的毛織品。
張一凡問她們這種手工毛織品是怎么回事,呂縣長回答,類似這種現象,這幾年在山藍縣很多,大都是從廣省引進來的,山藍縣一些頭腦活絡的人,在外面打工,走南闖北,發現了這一商機,便把廣省附近的半成品,拿過來加工,但是沒有形成規模。
這是一種好現象,說明老百姓在動腦筋,張一凡建議道,沿海發達城市的好東西,我們完全可以引進過來,人家搞工廠,搞企業,那我們就從加工做起,從作坊做起。這也是一個思路,既解決了就業問題,也增加了收入。象這種產業,我們不應該增加稅收,更應該扶持。
你們是整個湘省,離廣省最近的縣城,有著獨得天厚的地理優勢,我支持這個產業。
農錦衣為難地道“張書記,這個產業的確不錯,但是山藍縣的交通不方便,增加了運輸成本,導致加工商很難接到單子。因為沒有通路,運輸成本增加,山藍縣出進,得經過永林市,再進入國道,這是一大難題,這也是這個產業遲遲發展不起來的原因之一。
說來說去,又繞到了修路的事上,修路就得要錢。沒有問,什么問題都解決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