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問鼎省府到了京城,張一凡第一時間就是去探訪老總理。
剛剛卸任后,老總理就搬出了中南海,聽說老總理退休后,深居簡出,異常低調,大多時間都閉門謝客在家讀書,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
盡管如此,還是經常有很多人登門造訪,門檻都被踏破,可是老總理很少接見這些人。聽說張一凡來了,他就笑呵呵地道,讓他進來吧
張一凡在一座四合小院里,見到了敬愛的老總理。他看起來跟年前沒有太大的變化,兩目有神,精神矍爍,反而沒有了那份嚴肅,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卸任后的輕松和淡定。
大選剛過,盡管門庭威嚴,但院子里顯得異常的幽靜,那些盆景里的花花草草,似乎有種沐浴春風,再現妖嬈的跡象。
三月的京城,依然寒冷,老總理就站在院子中間,慈愛地看著這些花草。
這一幕,讓張一凡有些動容,不知為什么,他竟然心里有種淡淡的壓抑。堂堂一個叱咤風云,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英雄男兒,以后的日子真要與這些花花草草為伍嗎
張一凡走過去,叫了一聲總理。
老總理笑呵呵地道“你犯規了不下為例我現在是一介草民,閑云野鶴。”
張一凡道“在我心里,你永遠是那鐵面無私,雷厲風行,敬愛的老總理。”
老總理也不在話語上與他糾纏,而且直起身子,看著張一凡道“你找我干嘛來了”
張一凡說,“請求賜教”
老總理說,沒什么教不教的,你現在已經是堂堂正廳級干部,這次調整之后,應該能再上一個臺階了吧好好干
張一凡說,“正因為如此,我才上門求教。”
老總理笑了,教與不教,道總在心里。
張一凡道“人總有犯迷糊的時候古人還要以銅為鏡,以人為鏡,以史為鏡。”
老總理道看著遠方道“那我就將自己小時候一直喜歡的一段緘言轉贈給你吧”然后,他就緩緩念道“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這段話,是我小從的時候就喜歡的緘言,一直銘記于心。相信以你的聰明才智,不難理解。記住了嗎”
張一凡誠懇地道“記下了,謝謝總理抬愛。”
老總理說,“下次再聽到你這么稱呼,我叫人拿棍子把你打出去。不過,既然你來了,我就跟你說兩句吧我是放下了,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古人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思想,有時也未必全對。至少,后一句就應該改改了。尤其是你們這一代,思想要與時俱進,要把目光看準國際市場。象你這種善于搞經濟建設的干部更應如此。與國際接軌,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張一凡點點頭,“我會努力的。”
在來之前,他就聽說,老總理退體之后不談工作,看來今天對自己倒是破例了。想到他以前對自己的勉勵,再看他現在的那份清閑,淡雅,不得不令張一凡在心里肅然起敬。
老總理是一個真正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張一凡知道,換了一般的人,他肯定不會再說這些,今天這幾句話很重要,張一凡在心里默念了幾遍。“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他想,自己應該把這幾句話,寫在辦公室的墻上。
或者掛在自己的書房里。
于是,他提了一個小小的請求,“老總理,我想再求一幅字”
老總理看著他笑了,“我以前的字,也許你能拿著當尚方寶劍,但是現在你拿著就只能掛書房里敝帚自珍了。”
張一凡說,老總理以前贈送的那八個字,我一直掛在書房里,每次看到這幾個字,我都會自省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