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問鼎省府懷州,是湘省西部一個相對發達的新興城市。泡雖然說它在全省還排不上名次,但是在湘省之西,卻也算得上數一數二的發達城市之一。
說它發達,其實還不如東臨,僅僅是比永林好一點。
它的崛起,主要是省里的扶持,在懷州設立了一個省級開發區。為此來帶動懷州地區的經濟。否則,懷州依然是一個很窮困潦倒的地方。
開發區成立也有很多年了,起色不大,最近幾年在李天柱的大力扶持下,總算有些成績。因此,李天柱很關注懷州的發展。
從某一程度上講,李天柱絕對算得上了一個真心為民的好領導,他關注的不只是發達地區的發展,對一些貧困落后地區也十分重視,這種貧富兼顧的思想,讓張一凡對他很佩服。
有些人為了某種利益,總把好鋼用在刀刃上為由,著力于發展富裕地區,讓這些原本富裕的地區更加突出,做為他們的政績來炫耀,而李天柱卻能從大局觀考慮。
因此,他在當省長的時候,總是注意這種宏觀調控,盡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當然,很大的程度上,也取決于投資商的決策。政府只能在最大可能的原則上稍有些政策上面的傾斜。
看來這次,自己是非遠去一趟懷州不可了。
郭萬年將救災不利之罪,歸于張一凡主管的工業部門,對他這種做法,李天柱也不以為然。他早就不把希望寄托在這種老頭子身上了,只不過郭萬年資歷悠久,又是湘省的老農業,這次在分工上,依然沒有對他做出調整。
這么做的理由,無非是不希望一個久經考驗的老同志晚節不保,好讓他在這個位置上,風風光光退下來。
推卸責任,這是很多人都會做的事,這也是人的一種本能。
但這種人,往往不堪大用。
所以,郭萬年這番話說完,李天柱就道“那一凡同志,你的問題你去解決。”
在張一凡面前,李天柱不用客氣,從感情上講,他是張一凡的長輩,張一凡與李虹同一個級別的人。
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李天柱的態度,不當張一凡是外人。只有在自己人面前,才不用想那么多彎彎道道,挖空心思地拐彎抹角說話。
從省城到懷州,全程四百多公里,沒有高速,開車得將近六七小時。
張雪峰剛剛當張副省長的司機,就接到這個命令,下午趕往懷州。
聽說要跑長途,張雪峰就問騰飛,老板在車上,是不是喜歡吃東西
騰飛說了句,“你只要將水準備好就行了,其他的不用管。”
張一凡在車上從來不吃零食,即使肚子餓了,他也會挺過去,趕到下一站吃點什么。吃的時候從不講究。因為出門在外,講究隨鄉入俗。
張雪峰知道了,還是跑到超市買了煙和水。
騰飛把早上的事情,早早結束了,在省委小餐廳里吃過午飯,三人這才準備出發。
通往懷州的公路,時好時壞,張一凡坐在后面閉目養神,張雪峰怕影響老板的休息,不敢開得太快,盡量求穩。再加上有時路面巔波,很不好走。
三小時后,才走了一半的路程,張一凡睜開眼睛,打了個呵欠。然后便去摸身上的煙。這才想起在辦公室跟他們幾個交待任務的時候,煙忘了拿。
張雪峰從后視鏡里注意到了這個細節,把身上早準備好的煙遞過去。
騰飛本來也要睡了,這車坐的時間一長,難免熬不住,剛剛瞇了一會,沒有看到老板這個動作。張雪峰遞煙的時候,他馬上接在手里,給老板遞過去,并打上火。
此刻,正是下午四點左右,這個時間不上不下。
張一凡看著車外,此刻已經進入懷州地區。
從這里看過旱情帶來的影響實在不小,沿路的稻田已經干涸,到處是塵土飛揚,有些路邊的田里,甚到能清楚地看到那些一條條龜裂的裂痕。
放眼望去,車子開了這么遠,也不見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水利設施。偶爾幾口水塘,早干得見了底。
倒是有一些早年解放初期修建的水渠,也破損不堪。車子途經一片寬闊之地,張一凡便叫司機停下。三人下了車,總算透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