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就是官府,現在官府最富裕,你想打了官府么?”方宇浩感到有點好笑。
除了民間自帶的糧食外,官府還掌控了大量的糧食。基本上將青山鎮收上來的地租,也全都運過來了。
“……你沒有說到核心,第一步,應該是土地改革,改變固有的分配方式。”方宇浩想到了現實中的一系列情況,譬如說曾經的工分管理制度,以及后來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好吧,這些制度在現實中曾經很有用,但在這個地方到底怎么樣,又有點兒摸不著頭腦了。
“土地改革?”陳縣令疑惑道。
“對,改變分配方式。以公有制度為核心的經濟。”
共產革命的核心是土地革命。一個文明不經歷土地改革,很難真正意義改寫自己的固有歷史。
甚至,土地改革能夠深深地影響到后續的發展。對比大華國以及印度兩國相比較,印度土改的不徹底,修一條鐵路都麻煩異常,以至于很多現代化工作難以繼續,是長期以來比不上與華夏的原因之一。
就如此,經過長達兩天的一番討論后,陳劍云召集了各個村長,大聲宣布著實行“社會公有制”。
“所有的土地歸位國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還有各種口號,譬如說“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打倒大楊國帝國主義”云云
面對這些莫名其妙的詞語,一群鄉里巴人全都目瞪口呆,理解不能。
“……我知道了,陳大人是想做皇帝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土地都是皇帝的!”
“做皇帝好啊,做皇帝好啊……”
眾人手舞足蹈,異口同聲地歡呼起來,同意陳劍云造反。
或者方宇浩當皇上也行,反正不會虧待了他們。
“不是當皇帝!包括我,也沒有私人擁有的土地!所有人都沒有特權!”
“不是當皇帝!”
陳劍云耐心地解釋著:“一是土地無償使用,二是無限期使用,三是不準轉讓。”
“土地是國有的,但種出來的糧食是自己的。當然了,糧食需要上繳一小部分給集體,及繳納國家稅金。”
“一種是工分制度,還有一種是承包制度。你們選哪個?”
這個時代有宗族的觀念,好歹解釋了半天,往這個概念上靠,才讓這群平民百姓勉強接受。
“哦,差不多是一個大宗族。”
他們開始慢慢領會,集體以及個人的概念。
方宇浩狂熱地鼓動道:“集體是什么,集體是我們共同的家庭!若是有鰥寡孤獨殘疾者,無人供養,你們說怎么辦?”
“當然是討飯。”
“要么簽訂賣身契,有一口飯吃也是好的。”
方宇浩撇了撇嘴:“我告訴你們,歸集體供養!”
“生有所養、老有所依、失有所濟、傷有所保!就算沒有兒子,卻還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