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想到府邸的型制和規格時,李塵考慮了數種方案,仍然有所不滿。
轉念一想,卻又感覺,何必搞得那么復雜,干脆模仿凜風谷戰場,把那一地建造成為塔型堡壘的模樣不就行了?
“正好那里有一大塊空曠之地,后續發展倒也便利,最初之時,只需要在中間部位豎起一座大型高塔就行了。
又再過了一日,李塵在城中雇傭的人馬趕來此地,二話不說,立刻便在盆地里的空地建了一排臨時的工棚,然后開始裝配機甲,開山掘土,干起活來。
這一批人馬總共有十六人,為首的是一名年過七旬的老者,手里提著長達尺許的煙斗,人稱老馬頭。
老馬站在山嶺上,看看下邊熱火朝天干活的手下們,又看看另外一旁,何髯與烏丁帶過來匯合的十多名匠人,略帶感慨:“李師匠大氣呀,一口氣請了這么多人,怕是一天工錢都得上千把吧,還得負擔傀儡開銷,吃喝用度,沒有幾千拿不下來。”
李塵道:“確實如此,不過都是為了趕工期,這點不算什么。”
老馬說道:“過去我也曾是一名散修,游歷多年,見過人事不少,像李師匠這般好說話的筑基修士,可還真是少見。”
他這話并非恭維之言,而是李塵受到前世習慣影響,講究人格平等,尊崇信譽,不像其他筑基修士那樣,把自己視作高人一等,對待普通人如同豬狗。
這老馬是人老成精的人物,一眼就看出李塵和他們本質上的不同,因此敢這般敞開了說話。
李塵笑了笑,卻是忽然想到,倘若百十年后,自己前世所帶來的一切逐漸被此世同化,愈發的“入鄉隨俗”,又待如何?
那恐怕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不過,一些特質始終都是少年時期就已形成。
俗話說,三歲看老,少年成長才是關鍵。
自己始終都是自己,永遠成不了土生土長的此世中人,也不該成為土生土長的此世中人。
他隨口問道:“老丈何以轉為生活型的傀儡師?按理說來,散修獵妖,多有積蓄,或可在城中開店,成為富家翁之流。”
老馬嘆了一聲,無奈說道:“我可不是自己想退出江湖才退隱的,當年交戰時,不慎膝蓋中了一箭,把整條腿都廢掉了,好不容易截掉換腿,花光了積蓄,又修不起武鎧再度謀生,才只好轉行做了筑工。”
“好在過去還有一幫老兄弟們扶持,養了幾名手下,總算能夠混口飯吃,只不過,那些老兄弟們反而是死的死散的散,如今還健在的只有我自己了。”
李塵道:“老丈不必言喪,你這是長命百歲的福分呢。”
筑工雖苦,但比起那些跑江湖的散修之流,還真的有更大機會長命百歲。
老馬哈哈大笑:“那還真是托您吉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