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齊悅天來過之后,不知不覺,又再過去了一段時日。
此時已是十月下旬,李塵站在臥虎丘盆地后方的高嶺上,居高臨下,俯瞰新落成的一座高塔。
這是城里的匠人們遵照他的旨意就地取材,利用附近山區的鐵礦山石澆鑄而成的野廬居所,通體呈現暗紅之色,如同鐵塔,一看就固若金湯。
此塔的外形是正六邊形,模仿的乃是凜風谷中那座八角堡壘的形狀,中央同樣是一個中空的大天井,總共有十一層,每層三丈余高,但是由于條件限制之故,占地面積比那座八角堡壘小了許多。
李塵的打算是將其作為統治此間的治所,只需要擁有居住和精密加工的功能即可,大型試驗所用的場地,可以改在山林中進行。
想到山林,李塵又把目光望向遠方的茫茫林海,在那里,他已經派出數人,正在持續不斷的進行蜂窩網絡的節點鋪設,越來越多的野外地帶正在被這一網絡覆蓋,開始擁有了他預想之中的天網雛形。
當李塵凝神靜氣,通過自己的神識接入這一網絡之時,一股前所未有的豁然開朗涌了上來。
借助遍布四周的偵查旋碟和目晶,他仿佛多出了近百雙眼睛,從不同的視角觀察著周圍的一切。
龐大的訊息從不同的設備傳來,混雜的訊息之中,包含著大量有用或者無用的東西。
植入在腦殼之內的輔腦飛快運作,通過特定的程序篩選,幫助其進行處理。
不一會兒,李塵便適應了這種如同開啟戰略地圖的全新形態,面上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
“是時候開始利用此地的資源發展自身了,在這之前,得先煉制用于生產和發展的機關傀儡!”
李塵飛了下去,落在鐵塔內部,一間專門騰出來作為臨時作場的大堂內,開始忙碌起來。
他這個時候幾乎已把之前所得的符錢花光,換得一大堆各種各樣的材料,但卻大多都是普通的玄鐵等物,并無多少蘊含靈蘊。
不過這也無所謂,因為這一次,他要煉制的,并非是戰斗用的機關傀儡,而是日常生活和勞作所需。
他所選用的,是市面上常見的一種通用傀儡原型,《偃門全書》之中也有細節介紹的經典型號“木牛”,但卻只采用其內核以及動力系統,外形改換成為了自己設計的全新款式。
這是一種數尺來長,擁有著多組履帶以及多條機械手臂,前端長著一對大鉗的拼合怪物,李塵將其命名為“工蜂”,其大體模樣,類似一種長著巨鉗和多足肢節的幼蜂,乃是為了適應礦洞等地形而設計,兩側還可以機械手臂配合鐵板延伸出去,形成巨大的鏟斗,適用于運載貨物。
這種傀儡與其他傀儡最大的不同,是其核心采用李塵自行研發的工蜂一代。
工蜂一代是二星戰斗傀儡所用,對于只需執行簡單任務的工蜂而言,硬件性能綽綽有余,李塵著重為其改進了操作的系統,并結合自己操縱旋碟機群的“群蜂之術”,為其賦予集群智能。
這是一種運作在蜂窩網絡基礎上的管理系統,能夠從全局的高度,有效協調指揮,最大限度利用每一具工蜂傀儡的生產能力。
李塵將要煉制的這種傀儡,并非是一具兩具,而是數以百計,數以千計,未來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