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筑工老馬,廚子張等人那樣的,便是李塵晉升筑基,同樣都還有需要用到他們的時候。
擁有一技之長,才能算作是真正意義上的平民百姓。
再進一步,則是成為散修之流,能得幾手演機之法和戰斗的本領,可以獵妖和四處游歷。
那樣的日子雖然辛苦,但不乏能夠修煉至煉氣后期,將來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的。
各方的商旅頭目,行會首領,甚至于地煞門的執堂大佬之流,都是那樣過來的“高手”。
若是祖墳冒青煙,積聚好幾百年運氣,出個筑基修士,那簡直就是飛黃騰達,平步青云了。
普通的平民百姓之家,立刻便要成為世家豪強,留下惠澤子孫后代數百年的基業。
至于再往上,就不是他們所能想象的事情了,這個世界的平民百姓都是地面上的螻蟻之輩,看不到那么高遠的東西。
但無論如何,成為學徒,晉升工匠,乃至于遙望筑基,都是深入人心的愿景,退而求其次,就是擁有一技之長,只要有手有腳,會輕易餓死。
李塵自己也著實低估了眾人的熱情,他本以為,這件事情起碼還得一段時日才能逐漸發酵,乃至于慢慢為人所知,第一批能夠招收到三五個合適的學徒就已經不錯了。
萬萬沒有想到,只過了短短幾天功夫,就相繼有數十少年被送到了此間。
他們都是由父母叔伯之類的長輩親自護送過來的,千里迢迢,不懼風險,甚至自帶干糧帳篷,來到之后就地扎營,趕都難以趕走了。
李塵不得不提前開始考核,以便遴選自己滿意的弟子,結果一下招到十余名。
這一番下來,便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通過的少年和家長們興高采烈,如同撿到寶貝一般開心,被刷下去的則如喪考妣,惶惶然不可終日。
但李塵的目的是為增加人力物力,以及進行人才儲備,馬上又宣告,落選者還有第二次機會。
他在第一次考核之中,看得出一些人其實還是符合自己要求的,只不過,基礎確實薄弱了一些。
這個世界的少年們,畢竟不像自己,打從娘胎里面就已經自帶知識和人生閱歷,也懂得一些學習的技巧。
再加上環境所限,原本一些天資悟性俱佳,根骨也不錯的天才,都白白被耽擱了。
他覺得那些人還有幾分可以拯救的價值,也就慷慨大方了一回。
結果這一番作為下來,眾人俱是歡騰,連贊李師匠和善。
此世筑基,可是真正凌駕于凡人之上的人物,絲毫不給機會,也沒有人膽敢多說什么。
十一月上旬,又再有更多的人陸續趕來,參加第二次考核。
這個時候,已有十六名門徒打著師匠弟子的旗號為其主持局面,分發試卷,維持秩序了。
此世少年普遍比前世早熟,十多歲就能夠主持這種局面的大有人在,李塵也放心交給他們去辦,就當是更進一步的考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