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課很快就上完,李塵也沒有和游三多作交流,徑自離開了。
游三見狀,不由得長長松了一口氣。
他在李塵面前,還真不敢造次,因此盡管聽得腦子一團漿糊,仍然還是耐著性子,強迫自己端坐。
周圍那些同門的表現也起到了極大的示范作用,在別人都專心致志,認真聽講的環境中,他一個人很難違逆集體,不顧他人目光。
這或許便是氛圍和風氣的作用。
游三眼珠轉了轉,賊兮兮的竄到旁邊一名看起來年紀和他差不多大的少年身邊,手搭了上去:“嘿,老弟,你哪里人?”
“我弗鋒郡的。”少年瞪了他一眼,卻是冷漠道,“別打攪我,我還得補上今日進度。”
“老弟啊,不就是九章算術么,這有何難……難……”
游三說著說著,就見那少年掏出一本大如臉盆的厚重書本,上面寫滿了各種天書一般復雜難懂的符號和標記,一臉專注看了起來。
“道紋通識……”
“這他娘的也是偃者學徒要學的課程?”
游三目瞪口呆,嘴巴張得簡直能塞下一個鴨蛋。
少年不理他,游三一時覺得無趣,也不敢發作,只好四處閑逛起來,但卻只見,所有人下了課都不走,就在原座位上各自捧著書本自學,表現得津津有味。
百工之術涉及各類民生之術,包含農業,手工,機械,磚瓦,制陶,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諸般技藝,李塵之前所教九章算術,不過其中基礎而已。
這些同門似乎多是高年資學徒,各自所看,也多是《乃粒》,《乃服》,《彰施》,《粹精》,《作咸》,《甘嗜》,《膏液》……五花八門。
這些乍看起來,與修真問道毫無關聯,但實際上,乃是偃者之道格物致知的基礎,由此而衍生的“實證”,“心證”之法,更是修煉元氣,轉化法力的關鍵。
而且偃者道途崇尚學以致用,所謂“圣人之道,無異于百姓日用,天地大道,無異于造化神功”,便是言其回饋天地造化的至理,乃是探究天人的高深學問。
游三一時有種想要撞墻的沖動,他悔不該自己答應了楊師匠,在這里當甚么學徒。
接下來的幾日,李塵連續出現,卻是神不知鬼不覺的換成了木兵傀儡,以攝形畫皮之法偽裝,讓天樞操縱代為授課。
他時間寶貴,才不會一直親自管教。
但他此時扮演之法登堂入室,便是修士當面,也未必能夠識破,瞞過游三,更加不在話下。
游三無處可逃,只能硬著頭皮聽他講課。
說也奇怪,游三最初之時感覺這些數理,工藝之課,盡皆繁瑣枯燥,毫無用處,耐著性子去看,去學之后,卻又不由自主的熱愛起來。
沒過一段時間,他就逐漸沉迷于此。
此間有樂趣,好似每次一離開書本,不得知識,就會心里發空,惶惶然不知所以。
而一旦沉迷其中,卻又樂此不疲,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