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書友大家好,本書的正文內容到此全部結束了,非常有幸獲得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鬼神我在此不勝感激。
在下筆名“不問蒼生問鬼神”,現實中的真姓為陳,不知不覺也三十多歲了,讀者朋友可能大多都是二十多歲的,在這里就托大自稱老陳吧,當然您若是比我年紀大,叫我一聲小陳就好,想趁此機會在這里和大伙聊幾句,兼作本書的完本感言。
回望本書的創作歷程,無論優劣,成敗,都可以稱得上是一段獨一無二的經歷。
天下間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當然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小說,拙作《偃者道途》起源于一個偶然間的想法,后來加入諸多設定,變成一個講述名為偃者的修真文明發展歷史的故事,限于個人水平和創作過程當中瑣碎雜事,傷病疼痛,各種各樣的影響,可能存在這樣那樣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正如樹木的生長,可以從年輪判斷某年雨水豐沛,或者陷入大旱,你們所閱讀的每一個章節,每一段文字,或許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或許間雜著癡人說夢般的囈語,論述,網文連載難免的注水,潦草,亦或者是愚者一得的閃光之處,都可以從書中體現出來。
用心的讀者朋友,甚至可以從中知道老陳我在這本書的創作期間哪天高興,哪天悲傷,哪天被牽扯了精力,哪天脖子又扭了,哪天卡文,磕磕絆絆,哪天又靈感如泉,寫得特別之好。
我想,這或許正是網絡小說這種創作形式最大的價值體現,若非為了這份獨特的價值,又何來的追更和閱讀?
非常有幸在這一次完結之日,能夠鼓起勇氣對大家說,這本書,真的凝聚了感情和理念,哪怕其中一些東西在諸位賢達面前稍嫌拙劣,甚至會貽笑大方,哪怕從商業角度而言,它的成績也并未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但是我想,做到這一步,也真的足以大大方方說一聲,訂閱它不虧了。
當然,照我自評,還有一些讀者朋友們的指點,本書的確存在著不少問題,中后期更常見摻雜私貨,形而上學,劇情發展晦澀,概念化的東西太多,枯燥無味等等缺點,這個我是承認的,我在技巧方面,講故事和塑造人物的能力的確太過粗劣,回頭去看,很多安排不妥當。
到了現在,回頭去看,其實是存在一些遺憾的,我本來應該能夠寫得更好,是現實中的一些能力和條件的限制,阻礙了我把更多心思花費在這里。
這個結局,寄托了我的一些想法,末法之后,是否能夠實現人人如龍,其實是一個未知數,所以到最后,取巧的設計了以“開始吧”三個字作為終結之語。
主角李塵的天國實證,其實書中有提到過,是失敗了的,終止在離欲境的那一層,這個有書友指出過,我想,這里面的很多東西對照著什么,要如何理解,要看各人,我在此也不便多說,一千個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還是各自體會吧。
總體而言,如果有幸恰好對您胃口的話,拙作《偃者道途》還是值得一看的,但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不喜歡的人,那的確看不進去,一些理念甚至會跟您的固有觀念造成對立,這個千萬別強求,省得到時候訂閱了又罵我。
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正版閱讀的環境其實可以稱得上是相當惡劣,但是我想,只要作者和書友之間能夠存有這份彼此珍重的理解和認可,認真創作,其實也不難。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網文的本質是一種想象力的體現,但又不僅僅限制于想象力。
如果網文也是一種道,那么我的道基是建立在“體驗”和“思考”這些關鍵詞上面的。
可能有人會對后者嗤之以鼻,認為并不適合什么思考,又或者說,以我的水平尚還不足以體現這一點,但至少“體驗”這兩個字應該是恰如其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