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鏡妙府這段時間中,莫河的運氣相當不錯,一共遇到了三次鏡妙仙宗弟子布道,他也一次都沒有錯過,全都去聽了,而且還提了問題。
三次鏡妙仙宗弟子布道,都是鏡妙仙宗陰神境界的弟子,那三人不愧都是鏡妙仙宗的弟子,每一次都能夠讓莫河有所收獲,不過莫河覺得,自己可能會稍稍遜色一點,但也不比對方遜色太多,心里也有那么一點想布道的念頭。
這個念頭最終莫河沒有實施,整個鏡妙府生活的散修不少,除了鏡妙仙宗弟子外,這些散修中也未嘗是沒有高人,卻沒有一個人學著鏡妙仙宗弟子一樣布道,原因無外乎是兩點。
第一就是這地方不對,在鏡妙府布道,上方就是鏡妙仙宗,這就是莫河前世的一個成語,班門弄斧,完全就是關公門前耍大刀的意思。
第二就是散修布道,大家對你可沒有鏡妙仙宗弟子那么客氣,估計到時候提出的問題,絕對是怎么刁鉆怎么來,除非真的是對道的領悟高深,能夠完美的回答這些問題,否則恐怕會真的下不來臺。
不過相比布道,莫河心里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愿望,那就是有朝一日,自己能有機會為人講道。
講道,布道,兩者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布道雖然也是給人講解自己對于道的領悟,但更多是依托于道經,那是一種磨礪自己的方式。而講道,這是在求道路上已經走出了一定的高度,能夠口吐道音,闡述大道的高人,每一個至少都是真仙以上人物,在自己頭頂上的鏡妙仙宗之中,就有那樣的人物存在。
看著街上熱鬧而并不嘈雜的人群,莫河將自己的這些思緒收起,現在自己有了這些遺憾,歸根究底,還是自己的修為不夠,自己一個神魂境界后期的修士,在人群之中毫不起眼,力微而愿高罷了。
轉頭望向街道兩旁的那些店鋪,莫河走進了其中的一家店鋪。
這是一家琉璃制品的店鋪,鏡州最有名的就是鏡子,可是除了鏡子之外,琉璃制品也很受歡迎。
莫河準備購買一些琉璃制品,回去送給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父母和兩個小家伙肯定是必須的,還有蘇白那份也不能少,不管人家希不稀罕,但這是自己的一份心意,有的時候送禮物,人家在乎的并不是你東西怎么樣,而是有沒有那份心意,還有周伯,莫河也沒有忘記。
一走進門,莫河很快就看中了兩套琉璃筆硯,制作的非常精美,帶回去送給兩個小家伙正好合適。
給蘇白的禮物,是一個非常精美的琉璃燈盞,這些東西要貴一些,因為也算是一件下品法器,里面蘊含兩道禁制,功效和夜晚街面上那些鏡子差不多,但要高級不少,這件東西擺在蘇白的書房中,應該還算合適。
帶給父母的禮物,也是一個琉璃燈盞加上一套琉璃杯,必須要以實用為主,最后給周伯的禮物,倒是讓莫河有些猶豫了,不知道該帶些什么好。
最后,莫河還是在店里發現了一個足足有兩米多高的琉璃百獸樽,上面有許多猛獸甚至妖獸的樣子,刻畫得栩栩如生,想到周伯所修煉的百獸戰體,莫河覺得這件東西可能還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