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嫻伸出白嫩嫩的手指,昨兒被永琮抱著吮吸。
“讓我看看,你們的選擇吧
慧嫻莞爾一笑。
太后鈕祜祿氏與乾隆母子坐在暖炕上說話。
屋內的宮人盡皆遣出,守門是太后心腹方嬤嬤和太監總管李玉。
太后沉聲道“皇帝,這是關乎國本的大事,你一定想好了。”
乾隆面色不明,手上不住的轉著扳指。
除了國家大事,太后沒有見過皇帝做這個動作,可見所思的慎重。
“皇帝,按制阿哥六歲就搬至阿哥所,即便是皇后,也不能例外。”
乾隆明白太后的意思。這也是宮里的祖制,為了不讓皇子被生母溺愛,自生下就由乳母嬤嬤照料,待長到六歲,就搬入阿哥所,今后除了年節,一年可能都見不了數面。
“皇額娘,”乾隆眉頭緊鎖,開口道“太醫言,貴妃不能生育。”
太后驚訝了一瞬,反而笑道“可見這是天定的緣分,貴妃與永琮確實有母子緣。”
“大法師算過貴妃與七阿哥的緣分,欽天監的奏報皇帝也看過,皇帝究竟在猶豫什么”
太后原本以為皇帝是因為顧慮皇后的夫妻情分,不愿意母子分離;又寵愛貴妃,不愿剝奪貴妃育有親子的權利。可既然貴妃注定無子,能養育七阿哥才是她的福氣,皇帝卻一直猶豫,不肯下旨,太后就不明白了。
乾隆與太后不會隱瞞,說了原因。
“皇后自打生下永琮,元氣大傷,陳太醫告訴朕,皇后恐傷了壽數,”乾隆說起發妻,面上帶有三分憂色。
太后嘆道“皇后的身子骨本就不大好,生產最傷元氣,皇后自個兒知道嗎”
“朕沒有讓太醫告知皇后。”
太后微微搖頭,“哀家知道皇后的性子,不是不懂輕重的人。她比誰都看重永琮,明知由貴妃養育七阿哥最好,卻一直不與你說,只怕是知道她與永琮,母子緣分不久了。”
乾隆面色沉重,“皇后既然知曉,由她請旨也好。”
太后也明白乾隆為何猶豫了。這一道旨意下去,富察皇后逝去后,貴妃養育中宮嫡子,意義就不同了。
乾隆接著道“貴妃是高斌之女,高斌如今任吏部尚書,入軍機處,若再讓貴妃養育七阿哥,朕恐有昔日年羹堯之禍。”
太后不插手朝務,只道“昔年雍正爺命哀家與耿氏換子撫育,皇帝由耿氏撫養,哀家則撫養弘晝,可母子血緣,哪里是那么容易割斷。貴妃即便撫育七阿哥,可玉碟上七阿哥是富察氏之子,待他長成,富察家與高家,親疏遠近一目了然,皇帝的擔憂哀家明白,昔年年氏生育三子一女,只有福惠長到七歲,先帝可曾因敦肅皇貴妃和福惠寬恕年羹堯”
乾隆笑道“皇額娘所言甚是,是兒子自誤了。”
乾隆放下一樁心事,轉而擔憂皇后道“皇后的身子越發不成了,即便把永琮挪到鐘萃宮,皇后也不能操勞,后宮的瑣事只能煩勞額娘多操心。”
太后笑道“皇帝憂心國家大事,這宮里的事有哀家替你看著,翻不了天。”
“嫻貴妃恭順,純妃敦厚,如今宮務都是由她們協理,皇上得空也該去瞧瞧。”
乾隆隨口答應,又道“她們都是潛邸的老人,朕也放心。”
太后自能看出皇帝的敷衍,但不多勸,問道“皇帝再賞高貴妃一個體面,也安安她的心。”
這個“體面”是什么,乾隆也明白,道“朕和皇后商議,皇額娘歇息吧。”
乾隆離開后,方嬤嬤就見太后神色疲憊的靠住軟枕。
方嬤嬤手上拿捏著分寸為太后按捏腿部,輕聲道“娘娘都是做瑪麼的人了,這宮里的事操不完的心,您也要保重身子”
太后嘆了一聲,語氣極度無奈“哀家倒不曾想到皇帝風流多情,對富察氏卻真有兩分真心。”
方嬤嬤勸道“皇后是皇上結發的妻子,皇上也是念舊的人,素日皇上也不曾失了分寸,娘娘安心就是。”
太后心里自有盤算,聞言只道“但愿如此。”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