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情深”,換做她她可不稀罕。
魏弛從清水苑離開之后第一時間回了宮,召集了幾位重臣議事。
朔州的奏報就放在眼前,上面的內容卻讓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金人犯境,朔州鎮安軍奉朝廷之命出征抵御外敵,將金人趕出大梁國境,并趁敵人逃竄之際追出數百里,一舉攻下大金豐城等地。”
“秦王出兵了”
“不是秦王,是鎮安軍。”
鎮安軍不是朔州兵馬嗎朔州兵馬還不就是秦王兵馬
這話在那官員腦子里想了想,但并未說出來。
“金人如今自顧不暇,怎么會從朔州南側攻打我大梁呢”
那不是主動生事嗎
眼下大梁不派兵攻打大金大金就應該謝天謝地了,又怎么會主動對大梁發動戰事
“上面說是有一隊金兵逃竄時進入了我大梁邊界,鎮安軍為了將他們趕出去就出動了兵馬,然后”
然后發現金人守備虛弱,就順勢把他們趕到了百里之外。
說得好像大金境內一人沒有,奪取豐城等地如探囊取物一般。
呸
放屁
胡說八道
看過軍報的人心里都啐了一聲。
豐城要地,就算大金和南燕開戰,又豈會因此就守備松懈
當初陛下明明是讓秦王從上川境出征,如今他卻從反方向越境而出,這分明是無令擅自出兵還打著守衛疆土的名號
可眼下豐城已經被打下來了,從豐城往東更有大片富饒土地,要還是不要
這個答案太簡單了,根本不用想。
不要就立刻下旨讓鎮安軍回防,不得再前進一步,但即便如此,也無法借機責罰秦王。
一來秦王沒有直接出兵,二來鎮安軍已經明白說了是金人犯境在先,就算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個借口,但誰也沒有證據。
沒證據就不能定罪,勉強定罪反而讓人心寒,畢竟鎮安軍已經打下了豐城,這是大功一件。
可鎮安軍的功就是朔州的功,朔州的功就是秦王的功,哪怕朝中人嘴上不說,心中卻也都明白,秦王此舉功在社稷。
魏弛前腳剛在朝中敗壞了他的名聲,他后腳就憑著實打實的戰功又打了魏弛的臉,就好像親自站在他面前告訴他,那些陰謀詭計都沒有用,憑本事說話才是硬道理。
“陛下應派人監軍才是。”
有人提議道。
“沒錯,還應派人接手豐城等地防務。”
秦王再怎么厲害也只是個藩王,不是國君,他打下的土地是大梁的,大梁的土地是陛下的,理應交給陛下才是,不交就是造反,是謀逆
魏弛尚未說話,他們已經替他做出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