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個皇帝,支持他就等于是支持一個賣國賊,人人得而誅之。
那人說完之后見廳中靜了靜,也反應過來自己說了不該說的話,忙找補:“我沒有別的意思,我只是覺得……秦王說到底也只是個藩王,并非高宗立下的儲君,讓他登基……怎么說也還是名不正言不順。”
這句話讓廳中再次喧鬧起來,座上的安國公起初一直在閉目養神,等他們都說的差不多了,才沉聲開口。
“我記得,陛下有個侄兒,今年三歲,聽說十分聰慧,已經開始啟蒙了。”
一句話又讓喧鬧的大廳再度安靜。
魏弛登基三年有余,后宮妃嬪也不少,膝下卻一個孩子都沒有。
倒是他那個庶出的大哥接連有了兩個孩子,第一個夭折了,第二個今年剛滿三歲。
這孩子聰不聰慧沒有人在意過,但如今提起,那必然是要聰慧的!
當初高宗立先帝為儲君,先帝又立魏弛為儲君,但魏弛通敵叛國,這帝位必然是保不住了。
可若讓他的侄兒登基,那等于還是高宗的血脈繼承了皇位,皇室血脈也依然是正統,說得上名正言順。
若這個名正言順的孩子又很聰慧,那他們扶持他當皇帝,豈不更是理所當然?
所以這個孩子是不是真的聰慧都不打緊,讓外人以為他很聰慧就是了。
要知道一個三歲小童,可比秦王好拿捏多了。
“可是……有秦王在,此事怕是沒這么順利。”
有人低聲道。
秦王盡得人心,又兵權在握,如今乃是天下大勢所歸。
只要有他在,眾人想到的稱帝之人定然都會是他,那三歲小童雖是魏弛的親侄兒,到底還是隔著一層,說起來也不是先帝親自選定的儲君,從這點上來說,秦王跟他沒什么區別。
他們若強行讓那小童取代魏弛,在京城登基了,只怕天下人不會認,還會引來秦王的大軍。
雖然秦王說了曾答應先帝不攻打京城,可誰知道會不會有別的兵馬代他打過來呢?
安國公眼眸低垂,像是又睡著了一般,口中卻緩緩吐出一句:“要是秦王不在了呢?”
…………………………
距離淮城還有百余里的一處山丘上,一隊浩蕩的人馬停了下來,在一條小河邊休整。
一匹通體漆黑,唯有額頭有一抹白色的高頭大馬在河邊飲水,旁邊是一只毛色純白的小狗,也低著頭吧唧吧唧舔水喝,喝完時嘴邊的毛都打濕了,搖著腦袋一通亂甩。
小狗甩完腦袋看到坐在不遠處一顆大石頭上啃干糧的男人,噠噠噠的小跑過去,在男人腳邊蹭了蹭。
這男人便是隨便找了個地方休息的郭勝,他見小可愛來了,轉過頭不理他,小可愛卻又蹭了過去。
郭勝皺眉,喝道:“滾滾滾!今日的肉干你已經吃完了,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