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幼清將信寄給魏泓之后便啟程前往倉城,同行的還有李泰夫婦。
臨行前她一再勸說宋氏和李泰留在這里,夫妻倆誰也不肯答應。
“我們的家本來就在倉城,沒道理凝兒你去了,我們反而留在這。”
宋氏道。
“是啊,”李泰亦在旁說道,“有靖遠軍鎮守,上川必然無虞,你不用擔心我們跟你回去會有什么危險。”
“而且這次我們來胡城住了這么久,熟識的人都知道我們是跟你和王爺在一起,若是你自己回去了,卻把我們留在這,旁人知道了更要多疑,反而不好。”
姚幼清猶豫片刻,見他們堅持,最終還是答應下來,跟他們一起出發,但并未一路同行。
胡城與倉城之間的距離不算遠,若是連夜趕路的話數日便到,但李泰夫婦年事已高,姚幼清不愿讓他們跟著她路上吃苦,到了晚上讓他們無論如何也要在途中的驛站休息,自己則先行前往了倉城。
李泰夫婦本還想跟著,在她一再勸說下才終于答應停留下來,等天亮再趕路,于是一行人便在這里分開。
姚幼清一路吃睡全在車上,除了馬匹實在跑累了需要休息的時候才跟著停下來歇一歇,幾乎片刻都沒有停留。
這日又接連趕了四五個時辰的路,隊伍在一條河邊短暫休整,姚幼清也跟周媽媽和瓊玉下了車,舒緩因為長時間坐車而有些麻木的腿腳。
“如今邊關戰局穩定,王妃其實沒必要這么著急趕去。”
周媽媽在旁說道。
她不是不能吃苦,只是不舍得看姚幼清吃苦受罪。
這些日子姚幼清整日在車中顛簸,晚上連覺都睡不好,趕路趕的比當初從京城嫁來上川的時候還急。
她明顯能看出她其實不大舒服,這兩日臉色一直不太好,但卻忍著什么都不說,堅持要用最快的速度趕去倉城。
姚幼清伸展了一下僵硬的胳膊,對周媽媽道“前些日子來通稟消息的人周媽媽你也見到了,如今戰局雖然暫且安穩,但王爺不在上川,這讓很多人不安,有些客商聽說大金數萬兵馬壓境,第一時間就離開了倉城。”
這些客商對戰事以及其他一些可能影響到他們生意的事情往往是最敏感的,當有利可圖的時候他們就會如蜜蜂歸巢般往一個地方匯集,當可能發生的災害來臨,他們又會一哄而散,離開的比任何人都快。
因為他們跟當地的百姓不同,往往沒有什么難以舍棄的親朋或是祖產在這里,收好行囊轉身去別的地方賺錢對他們來說是一樣的。
“倉城客商很多,每日進城的百姓一多半都是商人,他們一離開,倉城就等于空了一半,往日熱鬧的街巷上必然會空曠不少,本地百姓看到這樣的情況必然更加惶惶,離開的人也會越來越多,所以我一定要盡早趕去。”
“我雖然不能代替王爺上陣殺敵,但好歹是他的王妃,身份擺在這里,只要我在,他們就知道倉城是安全的,如此一來也就不會再急于離開了。”
戰事若真的危急,她當然會立刻讓人組織民眾疏散,遷往安全的地方。
但眼下一切都在掌控中,遠沒到需要放棄倉城地步,民心惶惶遷去別處不僅沒有任何用處,還會造成更大的恐慌,讓人以為靖遠軍已經守不住邊境了。
“我明知此次戰事來的突然,不合常理,卻幫不上王爺什么忙,只能搬到倉城住下來,最起碼可以讓他一直辛苦維護的上川官倉暫時不受影響。”
倉城倉城,滿谷滿倉,這里若亂了,對魏泓來說一定多少會產生一些影響。
姚幼清不想讓他回來之后就看到一個百姓減半,空空蕩蕩的倉城,不想讓他一邊被朝廷困擾著,一邊還要擔心這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