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一個講著名字地點都殘缺不全的故事,時間也是跳躍著,人物總是也記不得名字。一個認真地聽著,就好像對方說的一切都是真理。
周小七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日子。
可是,萬一也有人找到了大哥哥呢
大哥哥會不會走呢
她忽然地就擔心起來了。
青年撐著月白色的油紙傘,在周小七面前半蹲下來,他平視著周小七的眼睛,伸手揉了揉她的頭發“別擔心,我不會走。”
他不會離開這里的。
這里的小鎮安安靜靜,人們彼此相愛著,日子如同小溪一樣緩緩地流淌著,沒有烽火,沒有離別,沒有死亡。他雖然記不得自己的名字,也不知道自己的過往,可是莫名地,仿佛有個聲音在告訴他。
是你自己想要來這里的。
這就是你想要的。
周小七歪著頭看著他,然后高興地笑了。大哥哥答應的事從來都會做到的。
“小七先回去,哥哥一會回去。”
青年站起身,替周小七扶正了一下雨傘。
周小七答應了,踩著積水嗒嗒嗒地跑回去了。爺爺說今天隔壁的嬸嬸給了只雞,給他們弄點雞湯喝。
青年站在雨巷中,看著周小七的身影消失在巷里,然后轉頭看向了另外一處。
從巷子的一處胡同里,一名年輕的書生打扮的人走了出來。書生手中提著把金色的長弓,長弓在昏沉的雨天中泛著淡淡的金光,仿佛金色的火焰。書生臉上帶著疲憊的神情,就好像他走過了很長很長的路,跋涉到很多的地方。
青年看著書生。
書生沒有撐傘,他踏著積水慢慢地朝青年走了過來。
走到青年面前時,他抬起手,將長弓遞給他“你的東西。”
青年沒接。
他垂眼看著長弓,許久,輕聲問道
“我是誰”
書生看著他,緩緩地笑起來“你姓百里,單名疏。”
雨落在油紙傘上,像悠長的歌。
作者有話要說忘記周小七的,可以折回看147章,然后就明白啦。
百里小哥哥是秩序啊,他在十二王朝的空間消失了,但是萬仙紀元中斷時的投影空間中,仍舊存在著秩序的意志。他在投影空間醒來了。
朝歌到這里就完結了。
這個故事寫了好久,寫完最終一句的時候,自己茫然若失。
寫這個故事用了很長的時間,這個故事有著很多的不足之處,但是也有著很多我自己很喜歡的地方。
寫這個故事的時候,也遇到了很多的人,遇到了很多的事,我也有過偏激的時候,有過不成熟的舉動,自暴自棄過,也被人拉著手站起來過。對于我自己來說也是一場漫長的成長。
是在凌晨三點的時候,寫完了最后一章,怎么也睡不著,于是叨叨地和你們說一點東西。
仙門八宗,九玄第一。
從一開始就想寫一個,有愛有恨,做過錯事,迷失在時間長途上,最終又回歸使命的宗門。就像士與中國文化中,余英時老先生說的,其實歷史上是沒有一個有血有肉的存在完全符合“士”的理想典型。“有些士,少壯放蕩不羈,而暮年大節凜然;有些早期慷慨,晚期頹唐,更多的則是平生無奇節可紀,但在政治或社會危機的時刻,良知呈露,每發為不平之鳴”。
雖然一個是“士”一個是仙門修仙者,好像天差地別,毫無干系,但其實是有著相似之處的。
仙門其實就是我心中的一個,在漫長時光中,做過錯事,荒唐過,頹唐過,但是在最后一刻,洗凈了沉疴,重現了屬于仙門自身的榮光的這么一個形象。不論仙門曾經做過多少錯誤的事情,在最后那一刻,他們仍然是天下的守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