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又想到盧瑥安帶不走的、早送給她的大量銀子,想到今天用盧瑥安賺回來的銀錢請人裁剪的新衣裳,吳老太太心情才好受了一點。
吳英祈安撫住了吳老太太,說現在這樣正好,吩咐吳老太太明日去找丫鬟和廚娘等等。又教吳老太太統一口徑,就當是從來沒有過夫人,千萬在外面別說破。
雖然表面上一切正好,但吳英祈心里也是詫異非常的。
他認識的盧瑥安素來和順,從不舍得他干活,總會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帖帖。
而且,盧瑥安多年積蓄都給了他和他的母親,現在竟然分文不取,半點不鬧,這樣就跑了
如果不是聽說要被拋棄,盧瑥安能跑
可要是聽說了,能這么順當的不發一言就離開嗎
令吳英祈最詫異的是,盧瑥安的字跡,居然和吳英祈自己的字跡一模一樣
那張字條,就像是吳英祈親手寫出來的似的。
想必,是在他不在家的時候,盧瑥安翻出他所寫的文章,一筆一筆、懷著貼近他的心情、來臨摹他的字跡吧
想到這里,吳英祈深深皺起眉頭,直接把那字條丟進火堆里燒掉了。
盧瑥安臨摹他的字跡,就像是一灘爛泥硬要攀扯上來一樣,令吳英祈感到十分惡心。
字跡再像,也消磨不去盧瑥安那鄉野粗鄙的、不學無術的本質,盧瑥安與他也沒有半點共同語言,與琴棋書畫茶藝刺繡樣樣精通的丞相府姑娘完全不能比。
在鄙視盧瑥安的時候,吳英祈忘記了自己的出身,也選擇性的忘記了他和吳老太太是靠誰吃飯的。
突然消失的盧瑥安,令吳英祈十分不放心。
他不信盧瑥安能放過他,也不做沒有把握的事。必須親眼見證到盧瑥安,確認盧瑥安不能出現來阻撓他的好事,他才可以徹底放心。
吳英祈放下字帖就出門去,向相熟的同僚報案,聲稱家中有小偷偷了東西。
在報案過程中,吳英祈還了線索,依靠記憶,親筆畫了盧瑥安的畫像,請捕快把小偷給找出來。
只要人還在京城,就能被京城的捕快找到。當找到了,要怎么辦掉,還不是隨他
吳英祈想得挺美。
而此時的盧瑥安,已經出了京城,在位于郊外雷恩寺的山腳住下了。
清潔好了租住的房間,盧瑥安才開始整理包袱。
一打開包袱,盧瑥安發現,在他的包袱里,多了一枚香囊。
掂了掂,香囊還不輕。解開一看,發現里面裝了碎銀與銅錢。
想必是蔡夫人暗中命丫鬟把香囊放進他的包袱里的。
盧瑥安心下一暖。
這些銀錢對他來說,不會太多,讓他感到惶恐,也不會太少,起碼好一段日子的正常生活都不用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