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十幾年來,盧達能一直以為,把盧瑥安嫁到吳家去,是他渾噩度日的一生之中最明智的一件事。
他把盧瑥安嫁進吳家,不是賣身為奴,是寫的明明白白,被吳家聘為男妻的。盧達能手上還有吳家的聘禮單子。
在收到鄧叔報信之前,盧達能還為盧瑥安高興來著,覺得自己睿智極了,慧眼識人,覓得良婿,早早就把盧瑥安嫁給了探花,讓盧瑥安占了探花郎正室的位置,讓一介平民變成官夫人,將來還可能得誥命
想起十幾年前,對比兩家人,盧達能木雕手藝平平,繼續做下去可是要砸招牌的。而且盧達能自己愛賭,守不住家財,身無長物。而吳家,是他能找到的最好的人家了。
吳家小子相貌好,從小有才,努力上進,讀書識字悟性奇高,被私塾先生交口稱贊,是個童生,前途可期。而且吳家小子剛剛出孝,父親早就過身了,家中只有一位老母親,空有田地,耕不過來,正需要一個哥兒嫁進去當種地的苦力,或者找個有錢的媳婦,才能把吳英祈供出來。
當時看中吳家小子的、想和吳家結親的人,又有能力供吳英祈讀書的,人數不少。為了打敗其他取得好姻緣,盧達能特別請了媒婆,去找吳老太太說合。
在她面前說了很多關于盧瑥安吃苦耐勞、可以做苦力的話,又說盧瑥安從小喜愛木雕,繼承了他爺爺的木雕手藝,他爺爺是個聞名鄉里的木匠,盧瑥安也認識眾多木雕師父,將來活計不愁。
即使盧家被盧父敗落,以致于一時貧苦,不比其他殷實人家。但反觀其他殷實人家,兒子不少,也需要供出自己家的讀書人,不能一直扶持夫家。盧瑥安就不同了,沒有兄弟,出嫁從夫,掙得銀子只能用于夫家。
那會兒吳老太太還覺得不行,盧瑥安雖然看起來可以做個長期苦力長期錢袋子,但盧瑥安有個愛賭博的父親。十賭九輸,結親會拖累他們的。
媒婆把吳老太太的話轉告給盧達能聽,盧達能為了將兒子嫁去有潛力的人家,直接說可以寫信說明,斷絕父子關系,如果他賭輸了欠債了就絕不找盧瑥安,還發了個毒誓。
吳老太太要求更絕一點,父子不能見面,盧達能應了。這樣,總算把盧瑥安給嫁出去了。盧達能也依照承諾,不再出現在盧瑥安面前,只在暗中關注。
盧瑥安嫁入吳家,雖然做苦力,但鄉下人想上進想掙錢,誰能不苦的
而且前幾年吳家的境況的確,盧瑥安嫁進去之后,吳英祈考上了秀才,接著到太州上最有名的安平書院就讀,后來又考上了舉人,前途無量。
舉人夫人原以為吳英祈就當個秀才老爺,考上舉人簡直大出所望。
盧瑥安都當上了舉人夫人,他這個賭棍父親沒什么用,這么多年都不出現,以后也不用出現了。而且,萬一出現了,破壞承諾,惹到吳家怎么辦
料想盧瑥安的生活會過得越來越好,盧達能便減少關注了。
偶爾得知吳英祈上京參加春闈,盧達能還想著,就算考不上,盧瑥安都是舉人夫人,除了生不出兒子,其他沒什么好擔心的了。
盧達能便留在太州,繼續當他的賭徒。只托他在京城的老友,如果盧瑥安有喜了,請把喜訊轉告于他。
春闈后,鄧叔轉告他,吳英祈中了探花,盧瑥安成了探花夫人。盧達能得知后他興奮莫名,越發覺得自己明智,即使打牌輸了好幾天,他也開心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