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碼頭之行以后,秦譽除了上奏朝廷,還修書一封,寫上今日的見聞,以及附送了盧瑥安的部分翻譯稿,寄去給海城禁麻總督林巡撫。
海城也是沿海之城,擁有開放給外商的港口碼頭。
害人不淺的麻粉,最初就是從海城流入、擴散的,
本來麻粉就作為一種鎮痛藥物,或者作為一種香料,海城民眾買回去之后,竟然就消瘦、上癮,缺一天都不行。
而奸商們知道此物之后,就把此物運送到各地售賣,甚至京城之中,都有好奇一聞結果就上癮了的官員。
麻粉已經毒害不少人了,秦譽他們收集資料、上奏給圣上,圣上才派遣禁麻總督,到各地去辦禁麻一事。
而海城的林總督,是秦譽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今日秦譽發現那些外商竟然擁有駭人聽聞的厲害武器,要請林總督在海城也加以布置,以防范外敵。
除此之外,秦譽對買回來的一堆外國器物一頭霧水,還尋了翻譯們,趕緊把盧瑥安推薦的有關航海、機械、法律、游記、地圖、歷史等叢書都翻譯出來。
前朝太監尚能下西洋、用帶有二十門大炮的木船擊退外國海盜,使得國威遠揚、四海升平。
可四百年之后,誰能想到,他們的大炮越來越廢,連炮兵都形同虛設
而那些外國人們,竟然演化到不用木船,用裝備八十門大炮、能夠無風自動的鐵船漂洋過海
秦譽還不得不回憶起,每年春節,都有西海來使來朝拜他們。
西海諸國每年都會派人來刺探他們的國情,而他們卻竟然對西海諸國一無所知。
不知道那些西海的來使們,是怎么看待他們的國家
敢把那害人的麻粉`大量地送進來賣給他們,顯然早有攻打之意
凡事不進則退,落后了整整四百年,可滿朝文武、皇親國戚竟然都沒意識到這一點
他們都太需要了解四海之上的蠻夷了。
可翻譯官們,卻覺得太棘手。
關于科技、法律的,專業名詞大多沒明白,少不得去問外商,一點點學習,翻譯進度十分緩慢;關于工業發展的,國內沒有先例,看了也沒看懂。
甚至有幾位負責翻譯機械工業叢書的,他們只看了幾頁,就大汗淋漓,都不敢翻譯了。
幾個翻譯官捧著外文書籍去就求見秦譽。
此時秦譽剛處理完一批暗藏麻粉的,官袍的袍角染血未洗,整個人殺氣凜然。他見到三位翻譯官來找他,有些高興“這么快翻譯完了”
翻譯官們互相看了幾眼,有些惶恐,可還是低著頭躊躇道“秦大人,這本講述的機械的,不說許多詞語我沒明白,就是弄明白了,也不敢翻譯呀”
秦譽剛處理“為何不敢”
“這里面提及到好幾本禁書里的內容,比如本草綱目里的什么化學篇,比如天工開物里的什么工農器物,又比如奇器圖說里的什么機械原理、新式奇器,這些都是違禁書目而這本外文書里卻寫著,那些蠻夷的很多發明,都是從這些前朝傳過去的禁書學習研究得來的。”
另外一個翻譯也擔憂道“我手上這本也提到禁書里的詭秘巧術。本來有關前朝書籍的內容,都得謹慎流傳,稍有不慎就會入獄。更何況里面提到的,有禁書每年都有人因為私藏禁書而被砍頭啊秦大人這是要掉腦袋的呀”
秦譽“”
的確,私藏的禁書,就是當官了,也有可能被舉報,嚴重者,很可能會全家獲罪。秦譽只得讓他們把禁書暫且放在官府,命他們全力協助,翻譯外國律法。
會翻譯,不怕事,還對外國器物有些了解的,只有他的表弟盧瑥安了。
在處理完一天的事物后,秦譽沒找人經手,自己親自攜帶這幾本帶有禁書內容的外文書,到盧府去尋盧瑥安。
秦譽來得太不及時了,此時的盧瑥安,正受邀前往勾欄院,在秋實和夏棠的攙扶之下,剛上轎子。
今日的盧瑥安換了一頂鮮紅的紅狐毛帽,一襲紅衣,枯黃的臉都似乎養肥了一些,紅衣紅帽襯得人明艷之極,氣色好了不少,不過仍然看不到他的發尾是稀疏還是濃密了。
秦譽瞄了幾眼,很直男地沒有寒暄,單刀直入地問道“表弟上哪去表兄正有一事相求。”
盧瑥安撩開簾子,看熱鬧不嫌事大地邀請道“行啊,等會兒,現在要去看一場好戲呢,表兄隨我去,什么事,轎上說。”
作者有話要說盧瑥安坑爹夫君,給我禁書
先發一更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