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勸說出兵使命的六王爺,回京向父皇復命,回報勤王愿意出兵相援的好消息。
可同時帶來的,是一條壞消息。
六王爺啟對他父皇說道:“兒臣查得,勤王私自招流民、廣納兵的傳聞都是真的!”
年過半百的皇帝看著勤王呈遞上來的奏折,面帶笑意,回道:“勤王都被貶十年了,沂州年年洪災,招流民修堤壩,是朕十年前就允許了的。”
六王爺上前一步,說道:“父皇,沂州沒有年年洪災!原來七年前,沂州突然風調雨順,農民開始年年豐收,修堤壩的流民賤籍被納入沂州鄉兵,此次勤王出兵,不出精銳,竟然出這些鄉兵游勇。”
老皇帝把奏折向六王爺砸了過去,怒道:“你不替你兄長說話就算了,難道連你也當朕是昏君不成?朕登基開始,沂州年年洪災,瘟疫頻發,土地貧瘠,百姓早就搬走了,除了流民賤籍,還有多少人住?朕就是看中沂州二十萬流民,才讓沂州勤王出兵的。”
換言之,是讓那些賤籍、徒刑流放之人,送去戰場充人頭。
說起來老皇帝也有些沒好意思,奪了他老皇兄的皇位,竟然讓他皇兄的兒子勤王去這樣的沂州當王。多年的洪災和瘟疫,竟然都沒有擊倒沂州,如今孟國進犯,沂州還能出由二十萬流民組建而成的軍隊。
六王爺道:“父皇!沂州七年前就沒有洪災了,開始風調雨順的那一年,沂州地界竟然發現六處精鐵礦,而那勤王不但不稟告,還私制兵器!勤王的那些流民部下,嫌棄我朝提供的兵器,竟然都用自制的,父皇一查便知。”
……
沂州以北,靖州。
盧佰業跟著勤王大軍進發,沂州守將蒙傳威此次成了糧官,押著輜重部隊前進。
入夜,扎營閑聊,蒙傳威不禁罵起老皇帝來:“真是好毒的計謀!讓我們出二十萬大軍,卻提供臭米爛箭,連輕甲都不發。就算吃臭米,都不夠吃一天的,要我們沂州自己出糧!要不是我們沂州七年豐收,又有十二處鐵礦,哪里頂得住花銷,這不是明擺著讓我們出兵送死?主上竟然還要出兵,沂州留的都是老弱病殘,真是讓人費解。”
“可是唇亡齒寒,主上不得不出兵。”盧佰業摸了摸自己空蕩蕩的褲管,垂眸道:“我參軍起,我們盧家將,就一直這樣。”
朝廷縮減軍餉。
本來有強弩把孟國的鐵騎擋在數里之外,讓孟國不能近身。
可后來,強弩不提供了,遠攻變成了近戰,死傷開始變多。
再加上糧食不足,不夠戰時消耗,士兵們體力下降,縱有士氣,可力氣不夠,近戰難敵。盧家漸漸散去家財,才足夠維持。
蒙傳威問道:“那你們怎么撐的?取食于敵?”
盧佰業搖頭:“取不了,他們不耕種,沒糧。”
蒙傳威又問:“對,你說過,他們不耕種。那他們吃什么是我們可以搶的?”
“吃`人,”盧佰業閉了眼,說道:“傷死者食,嬰兒哭聲弱者食,老人無力者食;自己吃不夠了,到衝國邊境,村落牛羊、女人、孩童,劫回去備食。從前孟國未曾大舉進犯,如今占了城池,狀況如何,我也不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