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瑾同陸錚再次露出深思之色。
他們兩人一直有遠超同齡人的才智,可以說是天才
甚至同顧清何大人等人相爭而不落下風,顧瑾尚未展翅高飛,還差點火候。
陸錚早早在朝廷上確立自己一人之下的地位。
李氏這話教訓顧瑾,更有給陸錚提個醒的意思。
“瑾哥兒看得書比我多很多,我一輩子沒見過大世面,字都是給四爺做妾后,一點點認全的。”
李氏完全不覺得自卑,輕笑道“以前飯都吃不飽,有點銀子也拿去給你舅舅治病,你舅舅以前特別能吃,養他一個頂上養三個了。我同四爺一般也看不進四書五經,只挑選一些話本和通俗易懂的史書或是野史看看。”
陸錚心悅臣服說道“皇上曾說顧四叔不讀經史而知理,李夫人也不逞多讓。有些人讀書容易讀愚了,似四叔不讀反而更好。”
“你這話可別讓四爺聽到了”
李氏眸光柔柔的,“陸侯爺得為瑤瑤想想,別只顧著吹捧四爺,瑤瑤為讓四爺多讀點書,正經廢了不少的功夫。”
陸錚“”
略帶輕快調侃的語氣自然不會惹惱陸錚,反而讓氣氛比方才緩和不少。
似陸錚驕傲的人,李氏一味用強反而會惹惱他。
連養大陸錚的隆慶帝都沒說教過他,她憑什么教訓冠世侯
哪怕她說得在理,也是為陸錚好。
年輕的天才們其實比誰都驕傲
“史書上說皇上喜歡倚重孤臣,可是孤臣的結局每一個好的,全然的帝黨把所有身家性命都交給陛下絕非好事。”
李氏輕輕嘆了一口氣,“尤其是咱們這位陛下,圖有明君之志,他的志氣只為同先帝較勁,待國泰民安后,陛下便注重享樂,不過比起史書上的帝王,陛下施政手段也都算數得上的。”
陸錚只是聽著,并未反駁。
“書上說君子不黨,并非是君子不結黨,我以為是君子無需結黨,君子們都按照圣人的教誨有一定的言行準則,他們志同道合,根本無需結黨”
李氏停頓片刻,輕笑道“可在朝廷上君子幾人讒臣幾人弄臣又有幾人”
陸錚輕聲道“君子無。”
能在中樞立足的人不能說沒有君子,但純正的君子是站不住腳的。
李氏說道“我從不盼著瑾哥兒做兩袖清風剛正不阿的清官,卻也不愿瑾哥兒似何大人,在隆慶朝,何大人只有一個。上報陛下,下安黎民,堂堂正正做事,謹慎內斂為官,無需故意去結交朝臣,認同你相信你的人自然會追誰于你。”
“瑾哥兒同陸侯爺不一樣,他若是低調內斂,早被皇子們生吞活剝了。”
李氏再次莞爾一笑,“低調內斂豈不辜負了冠世侯的美名”
冠絕當世
陸錚淺淺一笑,“您是想讓顧瑾做權臣下聯百官,上抗圣命”
他眸光灼灼。
尚有后半句沒有說,行廢立帝王之事的大臣才是真真正正的權臣
封駁圣命
李氏輕笑道“妾身沒想那么遠,瑾哥兒身上擔子已經夠重了,擔負著顧四爺等人后半輩子的榮華富貴,我也只求一家人能太平富貴。按照四爺說得,依靠兒子過活不丟人啊。畢竟有句話是前十年父養子,后十年子敬父。”
“不是托生成四爺的兒子,瑾哥兒也沒有今日,以后孝順四爺才是為人子當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