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沉吟著說道“你可以讓建寧往返于乾清宮呀,這樣你的時間不就節省下來了。”
康熙說道“現在外面天寒地凍的,孫兒又怕她來回折騰,再染了風寒。”
太皇太后說道“皇上這樣知道照顧妹妹,我很欣慰,不過乾清宮自古是皇上的寢宮,別人不可以入住。不如折中一下,把她搬到一個離你近的宮殿吧,我看毓慶宮就不錯。”順治走了之后,這后宮自然如同虛設,順治的那些妃嬪自然要給后來之人騰出地方來,而康熙又還小,所以很多宮殿現在都是空的。
建寧這時說道“皇帝哥哥,別的格格們還得住在公主所呢,毓慶宮很好,這已經是老祖宗格外加恩。咱們住得近了,又能時時見面。”
康熙多了學習政務的時間,他的功課就要壓縮,太皇太后便派了蘇麻拉姑來伺候他,又順便呢教授他滿文和蒙文,如今住的近了,建寧就成了他另外一個伴讀,女真話和蒙古話建寧在之前的經歷中有都有涉獵,所以難不倒她學的飛快。
蘇麻拉姑是順治八年入宮的,原是正藍旗佐領格林泰的女兒,自六歲進宮就跟著太皇太后,深得她的信任與寵愛,不論琴棋書畫,還是滿文蒙文,都學得樣樣精通,曾經還被派去伺候過順治皇帝,現在又被派給了康熙。康熙與建寧拿她當姐姐一般待。
蘇麻拉姑回報太皇太后時都說建寧公主冰雪聰明,她自己小時候也有不及。
孝莊聽了之后很是欣慰,覺得皇帝身邊多了這樣一個親妹子伴讀,有益無害,必然會激起他學習的熱情,把她遷宮到毓慶宮算是遷對了。
皇帝還小,不能親政,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吸收學習。才不至于在親政之時,覺得肚子里的知識不夠用。
光陰茬苒,轉眼已經又到了一年的中秋。京城已是黃葉遍地,萬木蕭疏。這段時間里,京城中辦了幾件喜事,孝莊太后所撫養的幾位公主陸續出嫁了,他們都是康熙的姑姑輩兒,額駙分別是靖南王耿精忠的弟弟耿星河,平南王尚可喜的三兒子尚之禮,平西王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用漢人的話說是駙馬,滿語叫“額駙”。這幾個人都羈留京師住在額駙府,做散秩大臣。
小魏子給沒能出宮看熱鬧的建寧描述幾位大公主們出嫁的場景,“真可謂是十里紅妝,盛況空前吶,京城的百姓們都跑到街邊來看熱鬧,都羨慕幾位額駙有這等好福氣呢”。
他見建寧神色淡淡的,想了想又加了一句,“趕明兒咱們建寧公主出嫁時場面肯定比她們的還大。”滿人并不像漢人那么矜持,談到兒女婚嫁就要臉紅回避等等,反而每次說到都是大大方方,而且建寧如今才六歲,小魏子多半也是逗著她玩兒的,他們幾個又是朝夕相處從小就有的情誼,才敢開這種玩笑。
建寧說道“你以為我是羨慕這個我是在替三位姑姑惋惜而已,這三位姑父的父兄都是對大清有功之臣,而且現在又都擁兵自重,朝廷給予了他們的尊容,又不得不防,這才借用三個公主來施恩。”外加軟禁在京城,這最后一句話她沒有說出來,不過明眼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那幾個平南平西王爺也同樣,為了自己的封疆王位可以穩固,也不惜送兒子進京來做人質。
小魏子震驚道“我倒是沒想到這一層,只看見那邊熱熱鬧鬧的,京中百姓這些天又都在談論,才想說說給公主解個悶兒。”
康熙這時大步走進來說道“你們在說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