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不知道他憂心的是什么,若是知道了,一定會覺得他是杞人憂天。
因為這個世界她和康熙偶爾會靈魂互換,她的面相有帝王之相根本不足為奇。
若是康熙給玉林大師看見了,說不定還會看出他有公主之相呢,到時候更讓人震驚。
建寧雖然不知道順治那邊發生了什么,但是這幾天隨著順治的情緒變化,治療沒有那么順利,她就不得不說話了“治療期間最忌憂思過重,要知道憂能傷人,您有什么事不能放寬心,憋在心里,不如和我說說,或許我們能一起想到辦法解決。”
順治聞言只有苦笑的份兒了,這叫他如何能說得出口,若是建寧本來沒有那方面的心思,被他莫名其妙的規勸一番,反而助長了奪位的心思要怎么辦
所以他張口半天,卻意外的不知道從何說起。
建寧猜測道“您難道有什么難言之隱”
順治哭笑不得道“不是的,別亂猜了。”
建寧這么一鬧,到時讓他不再束手束腳,顧慮重重,而是難得主動的說起一些當今朝局存在的問題。
這次的對話之中,順治發現建寧的思維極為清晰,對很多事情有十分全局甚至很帝王化的的見解,大局的把控甚至讓他覺得自愧不如。
這和知道自己兒子青出于藍勝于藍時的心情不太一樣,欣慰的同時更多的是擔憂。在他看來,建寧的知識面,絕對不是一個普通格格會有的。
順治說道“看來師傅的那句話沒錯,江山代有人才出,看來我不在的那些年,阿哥格格們的師傅之中出了有大才干之人,教導你的老師是哪位大儒”
順治沒有說出口的是,可惜這位老師空有才干,怎能把公主當成皇子去教育讓建寧什么都學有些根本不是養在深宮的格格該學的內容,太超綱了
建寧有些意外話題不知不覺會轉到這個上面,說道“您若是想知道,習武的諳達倒是有幾個,習文的師傅卻是沒有。”
見到順治不信的眼神,建寧說道“之前朝政一直由四大輔臣把持,特別是輔政后期,他們的爭斗變本加厲,鰲拜完全占了上風,皇帝哥哥的習文師傅都是由蘇克沙哈大人兼任,我只不過是個格格,怎么會有習文的師傅呢,就因為如此,我讀書識字都是皇帝哥哥親自教的。”
順治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你和玄燁的思維如此相像,看待問題有很多共同之處。”
知道緣由之后,順治又有些自責,若不是他當初執意放下國家出走,也不會讓他們經歷那么多,身為大清國最尊貴的皇子和格格,連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權利差點被剝奪。
順治能理解鰲拜的心思,當然不想把小皇帝教導成賢明的君主,庸庸碌碌才合他的心意,好在愛新覺羅家的孩子都天姿聰穎,沒被那些事情折了翅膀。
與建寧交談加深了解之后,順治思考得更多了,他甚至會想如果建寧也是一位皇子,如果他和玄燁一起長大之后,順治才準備退位。那這未來的皇位交給誰,說不定順治自己也要好好思想掙扎一番了,不是一時就下得了決定的。
不過那些都是假設,她到底只是一位格格,只要養尊處優的長大,到了花季年齡之后嫁給一個國家器重的人才,或者是需要籠絡的外族,就完成了她作為格格的全部使命。
為什么偏偏她會有帝王之相呢順治簡直要愁白了剃光的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