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燁問建寧“一路上你沒少受委屈,老尼姑有沒有苛待你”
建寧搖了搖頭,說道“她的真實身份你知道了,前朝公主,是一個棘手的存在。”
玄燁冷笑著說道“別說是個公主,就是明朝后來登基的皇帝朱由榔不是也被吳三桂縊死了嗎,一個出家多年的前朝公主,還翻不出什么風浪,要不然也不會忍性埋名這么多年了,先把人關起來,冷她一陣子,過一段時間再去招降。”
建寧說道“如若能夠招降自然最好,大清皇帝優待一個前朝公主,也算是一段佳話。我擔憂的是這位公主是武林中人,普遍的性情剛烈,就怕她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不肯接受朝廷的招降。”
建寧沒說的是,此公主與清朝有著深仇大恨,她甚至想動用一切手段反清復明,就算是真的降了,恐怕也是假意投降,另有陰謀。
康熙說道“朕要招降于她,是給她留一條活路,若是她執意不肯,自然只有一死,其實這樣也許才最好,前明沒有留下皇室余孽。也好過她用公主的名頭在外面招搖撞騙,網羅反賊伺機作亂。”
再說康熙覺得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個公主根本是假的,她利用斷掉的胳膊和明朝的那個傳說結合起來,她若是個騙子也不一定啊。
所以這段時間康熙需要先派人去查探此人的身份是否屬實,只有證明她是真的,才有招降的價值和必要。
建寧又將這些天發生的事敘述了一遍,說完了正事,她換上輕松些的神色“今天有好幾撥人在向我道喜呢,一開始我還一頭霧水,原來皇帝哥哥要大婚了,我還沒恭喜你呢,未來嫂子是索大人家的千金,聽說她知書達理,十分賢惠,必定是皇帝哥哥的賢內助。”
玄燁也露出了笑模樣,到不是為了那個索家的千金“親政,大婚,代表朕已經可以真正君臨天下。”
輔政大臣的時代已經過去,康熙的時代才剛剛開始。既然現在全天下都是他說了算,他自然要革除弊制,將那些影響國家穩定的人和事一件一件解決掉。
太皇太后回宮之后親自選定了皇后的人選,又在另外兩位重臣家中遴選了兩位妃子。別人成親是一次一個,康熙卻要一次娶三個回來。
雖然這種婚姻是政治主導,但是太皇太后也盡量會選擇大臣家中貌美又賢惠的女兒。而且選擇之前,她都問了康熙的意見。
康熙現在一心放在朝政之上,打算大展拳腳,沒打算在兒女私情上分心,妃子娶哪個都一樣,他的意見就是皇祖母看好了就行了。
太皇太后讓康熙首肯之后再定人選,也是因為之前順治的婚姻實在是給她很大的教訓。順治對政治婚姻特別反感,因政治因素進宮的他一個都看不上,非要自己選了一個不怎么樣的愛的死去活來。
太皇太后有兒子的教訓在前,自然不想康熙再重蹈覆轍。
太皇太后看著康熙長大,她不得不承認,康熙的內心他父親要強大得多。就算娶了滿宮不喜歡的女子,估計也做不出來,順治那種不管不顧獨寵一人的事情來。
而事實上,康熙若是真的喜歡上一個人,他也不會讓任何人發現自己的感情。只會待她如常,暗中呵護,讓她安穩榮華的渡過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