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經常和玄燁一起吃飯,一點兒也感受不到別人所說的受寵若驚。只不過她發現他今天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建寧不由得用玉筷敲了敲瓷碗,發出一串清脆的敲擊聲,好使他回神,“皇帝哥哥,你在想什么,吃飯都不能專心。”
殿里的宮女太監們連忙低下頭去,怕三格格的如此大不敬之舉惹得皇上發怒,雖然以往的經驗來說皇上對著三格格從來不會發怒,但是下人們總是下意識的低頭,好像就能由此躲避主人的怒火。
康熙本來就吃得心不在焉,被她看穿干脆放下了碗筷說道“朕是在想,怎么這天下就這么不太平呢”
建寧以為他在說西南的戰事,便也放下了碗筷,說道“對了,你派了小桂子去找那個東西,可有眉目了嗎”
康熙沉著臉說道“他根本無法接近吳三桂五華山的府邸,更別說是行軍大帳了。”
小小的一本書,十分容易收藏,而別人在全無線索的情況下,要找出它來就絕非易事。以小桂子的機靈都碰了壁,康熙覺得要找到的希望不大。
建寧卻不想這么快就放棄,她想了想說道“此時事關重大,我們又非找到它不可不如讓我去”
康熙顧不得煩心,不可思議道“你你去干什么”
建寧說道“我是認真的,他找不到,不代表我也找不到,不如讓我試試。”
康熙苦笑著搖搖頭“我當然知道你是認真的。不過我不能答應你。”
康熙忽然正色說道“既然你有這勇闖敵營的勇氣,也許我有別的事要你去辦,并不比這件事情簡單。”
建寧看他表情鄭重,知道是件大事,說道“那就請皇帝哥哥盡管吩咐,我一定會盡力而為的。”
康熙說道“這件事稍后再說,我還需要再三斟酌。只是今天還有些別的煩惱,暫時不能去想那個。”
建寧到是沒有那種不能打聽國家機密的小心謹慎,說道“到底是什么事,讓皇帝哥哥你連飯都吃不下,說出來雖然我不一定能為你分憂,但是據說憋在心里的事兒找人傾吐,同樣也會讓情緒好很多。”
康熙知道自己不是那種將難題傾吐出來就會心情變好的人,除非那人能給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不過他還是對建寧說道“今日是派兵圍剿回回們的日子,戰報還沒送來,所以我心中有些不安穩。”
建寧詫異道“回回,是回族人他們犯了什么事兒,皇帝哥哥干嘛要派兵圍剿”
康熙反正飯也吃不下了,揮手讓人撤去,緩緩的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講給建寧聽。
誰知道她竟然越聽眉頭皺的越緊,突然啞著嗓子問道“何時開始行動”
正在這時,宮人來報“陛下,圖海將軍求見。”
康熙說道“你可以自己問圖海,這件事已經全權交由九門提督去辦了。”
圖海走進來行過了禮之后,低聲說道“萬歲,按照您的吩咐,圍剿京師十二個清真寺的兵力已經布置妥當。牛街清真寺是最大的一個據點,奴才打算親自率兵去捉人,并且將其燒掉,其他各處就以火光為號,一齊動手,一舉可以掃平回回人的叛亂。”
康熙點了點頭表示還算滿意,建寧卻馬上說道“皇帝哥哥,若是我沒有聽錯的話,你們是根據一首童謠和回民反常的夜間聚會就料定了他們要造反。我讀過一些雜史,有些上面記載了回族人習慣,他們有一個節日叫開齋節,與宰牲節同為教的兩大節日。據我所知,在開齋節之前,一整個齋月里,每天東方剛剛開始發亮至日落期間,除了患病者之外,成年的必須嚴格把齋,不吃不喝,直到太陽西沉才由阿訇在清真寺內應講經布道,宣講古蘭經,直至深夜方散去回家吃東西。回回人造反還有沒有其他的有力證據不會是個誤會”
聽建寧說的這番話,越聽康熙的眉頭皺的越緊,最后他已經是臉色鐵青。“沒有別的證據朕正是因為他們造反證據不足,又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才覺得心里不踏實這根本不是誤會,像是個專門針對回回和朝廷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