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說道“好了,這件事你們不要爭了,讓朕考慮考慮再做決定。”
等到大臣都退下,康熙才發現他費力思考了半晌,可能有些用腦過度,所以導致頭疼。他用力揉了揉有些發脹的額角,根本不起什么作用。
建寧嘆了一口氣,起身走到他身邊,把微涼的手指按壓他的太陽穴兩邊,一邊輕按揉一邊釋放一絲內力輕,一會兒工夫康熙的頭就不痛了。
康熙不由得露出成年后就少見的脆弱“唉朕這個皇帝,真是一日也不得安寧,怪不得自古的皇帝要稱孤道寡,朕每天要決斷多少事,還不能帶著私心喜惡,否則就有失于偏頗。朕不能行差踏錯一步,否則就是朝臣們鋪天蓋地的口誅筆伐。”
建寧知道他不需要回應,只不過是有些話在心里憋得久了,要找個人傾訴傾訴。所以她只是點點頭等著他繼續。
果然半晌之后康熙又說“你說這個索額圖他還有什么不知足,朕已經讓他位極人臣,尊他為國丈,他還是整天跟人斗來斗去,想把大權都攬在自己手中”
康熙早就對索額圖和明珠之間的明爭暗斗洞若觀火了,不過他要做的并不是除掉他們,而是利用他們的不和來達到平衡,并且借助他們以及他們手中張開的網推行自己的各項國策。但是有的時候看著他們為了一己私利針鋒相對,康熙真的是有些膩歪了。
建寧幽幽說道“人生在世,有誰真能不爭名逐利,也許只有看破紅塵的出家人。”
建寧看了看康熙,說道“你說要考慮考慮索額圖的那個提議,到底是怎么想的”朝夕相處形成的默契,讓建寧知道康熙那種表情說再考慮考慮,其實是索額圖所揍之事已經成功了大半的意思,只不過他習慣了掩飾真正的情緒做出帝心難測的樣子,要讓索額圖多提心吊膽幾天,不會那么快準奏罷了。
康熙聽她問起,自然不打算隱瞞,說道“其實就算索額圖不說,朕也打算讓你幫著帶一帶胤礽,打從他出生就一直讓他單獨住在景陽宮,就是不想讓他與后宮妃嬪過多接觸。朕想親自教養他,但是胤礽畢竟是個小孩子,朕的時間又有限。不能讓他一只長于奴才和宦官之手,之前你一直在外帶兵打仗,朕沒有可以足夠信任的人,只能先擱置著。今天既然索額圖提出來,不如就順水推舟,朕打算準奏他的請求,到時候讓太子搬到毓慶宮去。”
康熙認真的問建寧道“你也是從三歲時就被朕一點一點帶大的,你愿不愿意同樣對待朕的兒子”
康熙話已經說到這兒了,建寧就是想拒絕也拒絕不了,何況她也沒打算拒絕他,說道“既然皇帝哥哥信得過我,那我也會好好照顧太子,必然不讓你失望就是了。”
康熙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說道“一國之君不用說謝,但是此時朕卻想對你說一聲謝謝。”太子與他其他兒子都不同,是他選定的繼承人,不僅要繼承皇位,還應該繼承他的所有,包括思想,國策,方針等等,康熙覺得唯有這樣才是真正的繼承人。而他自己沒有時間教養太子,那么身邊最好的人選就是一手帶大的建寧了。他相信由他們養大的太子,未來肯定能堪當大任,可以撐起這個大清國。
建寧能一口答應下來,并不是沒想過從此以后的麻煩。也許在別人看來,這是一個再體面不過的活兒。但是那些羨慕嫉妒的人他們不知道,這個太子未來可能根本當不上皇上,甚至被兩度廢除。胤礽從一出生就立為太子,等待他的是康熙其他兒子們的虎視眈眈,若想不被拉下馬,就得斗得過所有阿哥才行,九龍奪嫡,想從其中勝出是何其難,歷史上的太子就沒能撐過去。
建寧在意的也不是他做不做皇帝,既然負起了這個責任,就打算要讓他日后過得安然。
果然在半個月后,索額圖以為康熙已經忘了那件事的時候,康熙忽然準了索額圖所請,并且下旨擴建毓慶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