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最近在調動糧食運往前線的時候發現了問題,覺得糧道受阻,反饋不出進度,一定是出了事。康熙正在西北用兵,幾十萬大軍在寸草不生的荒漠,若是斷糧,后果不堪設想。所以為了排除心中的猜想,一探究竟,建寧也不得不親自走一趟。
且說,因指揮失誤,讓已經全軍覆沒的葛爾丹逃竄出去之后,康熙皇上親自率勁旅在正面追擊,費揚古率北路軍兼程疾馳,向西北方向包抄。幾個月中,連連收復二連浩特等軍事重鎮,殲滅葛爾丹在那里的一萬多名留守部隊。八月中旬,兩路清軍在昭莫多會師,攻克了這座要塞。但葛爾丹已于十天之前就棄城逃走,去向不明。
從北京飛馬傳來的邸報中說,青海四部、新疆哈薩克都上表稱臣,明確表示決不幫助葛爾丹,而且只要葛爾丹逃到那里,他們一定要協助擒拿歸案。探子也有報告,羅剎國見葛爾丹兵敗,也撕毀了與他的協議,不再支持他。
康熙得到這些情報真是又喜又憂。喜的是,葛爾丹如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喪家之犬;憂的是,他還與西藏喇嘛有勾結。如果他跑到西藏去,與藏兵合起手來,重整旗鼓,再想消滅他可就費大事了。
于是,康熙召集費揚古等人前來,商議葛爾丹的去向,制定追截他的路線。昭莫多誓師之后,清軍大隊人馬,在康熙的統率下,繼續向草原深處進軍。
越往前走,越是寒冷,草原上已經到處可見深秋的荒涼。枯草敗葉,飛沙走石,打得人睜不開眼睛。一到夜晚,更是露寒霜凍,在帳篷中的軍士們,個個凍得牙齒格格作響。而且越往前走,離后方越遠,康熙多次催促索額圖調運軍糧,可遲遲就是運不到。勉強來到一點,對幾萬大軍來說,也是杯水車薪,一到就光。
到了九月初,康熙的中軍,只有三天的余糧了,可是離塔米爾卻還有十天的路程。北路軍飛揚古那里又傳來急報,軍中已經斷糧
康熙看了奏報,苦笑一下對身邊的人說“今兒個是九月初九,京師的人都是登高賦詩,賞菊品蟹,可他們卻不知朕和幾萬將士,在這沙漠瀚海之中餓著肚子打仗。”
讓他意外的是,延安榆林那的秘密存放的糧庫,也應該有所調動才是,但是大軍一直沒收到那邊調來的糧食。他想或許是他們走得太遠,無法準確把握他們的位置,但是康熙的行軍路線都是會發回朝廷,建寧應該看得到才是。
隨著時間的推移,康熙決定讓大軍每天只吃一頓飯,無論如何要等來增援。他親自去軍營中鼓勵大家,他們并不是沒有糧食,只不過運送來得慢了一些。之前大軍前往烏蘭布通,所以先行的軍糧都在烏蘭布通那里,由索額圖往康熙大軍這邊調配。
而康熙就和大家一起同飲同食。隨軍的大臣將軍們死都不同意,他們寧可餓死,也不能讓皇上餓肚子,但是康熙心意已決,就無可更改。
在所有人都餓得頭昏眼花之時,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在八天之后,康熙追上了葛爾丹的,在前面不遠處發現了葛爾丹殘部的營帳。葛爾丹當時有幾百人突圍,到現在累死餓死只剩下的二百余人。雙方其實都餓的沒有力氣打仗,只稍一交手就鳴金收兵,康熙的軍隊這么多人呢,對葛爾丹舉手可滅,也不怕他再次跑了。
但是沒想到葛爾丹又出新招,他看準了風向,從自己的營帳開始,點了一把熊熊大火。那火借著風勢,迅速向康熙這邊的營帳撲來。
外面人喊馬嘶,康熙出帳篷一看,頓時被那火海嚇了一跳,立刻有人說道“大火要燒過來了,快請皇上上馬我們棄營而去”
但是人們心中也忐忑不安,不知道這是馬跑得快還是火勢來得快但是無論如何不能讓皇上有失,否則在場的人辦死難辭其咎。
武丹已經不由分說,一把將康熙抱到馬上去了,其他御前侍衛能立刻跟上。
康熙對慌了手腳的將領們大喝一聲“愣著干什么命令全軍全速撤退,有馬的騎馬,沒馬也得用跑的所有物資一律都不要了人命最要緊”現在最重要的是人命,大軍只能爭分奪秒的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