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都沒想到少年的康熙竟然會有這等雷霆手段!居然雷厲風行的拔除了鰲拜!而且并沒有怎么傷筋動骨就達成了,別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而且皇上非但沒有處死鰲拜,還因為他是有軍功的老臣,只是把他關押在康親王府上,讓他好好反省,沒有傷到他的性命。
公議之后,鰲拜竟然有三十多款罪狀,每一款都是殺頭大罪!所有人都曾親眼看到鰲拜對康熙有多么不敬,任誰都會以為鰲拜倒了必然要落入萬劫不復之境。誰曾想到,皇上心胸竟如此豁達!根本沒有殺他。
曾經倒向鰲拜的大臣以及懼于他的勢力不敢與之硬碰硬的大臣算是都松了一口氣,皇上對罪魁禍首尚且如此寬仁,更何況他們這些附庸之人。他們自知理虧,從此以后自然是對康熙與朝廷忠心不二。
于是康熙的親政十分順利,整個朝廷的文武百官聯名奏請他親政,從此以后,沒有任何人敢小覷這位少年天子。
那天的兇險情況漸漸的傳了出來,于是大家也都知道了,那天多虧了一個小太監立護駕有功。
皇上對那個立了大功的小桂子極為信重,連太后都特意給他提了品級以示嘉獎,不出意外的,這位小太監將是日后宮中的紅人!
而現在新晉的紅人小桂子和索額圖一起被皇上派去抄鰲拜的家了。
康熙最近雖然忙著收攏國事,但是也沒忘了建寧的課業,仍然抽空過來毓慶宮看著她讀書,口中說道:“你要學的還很多呀,日后沒有了輔政大臣,國家大事都由朕乾綱獨斷,等你變成我的那幾天,若是被他們難住,就不是小時候讓魏東亭受幾下手板那么簡單了,國君的一言一行,一個政令,影響的是千千萬萬的人。”
建寧十分不樂意學這些枯燥無味的東西,說道:“只要那幾天,我把皇帝哥哥版的‘三格格’帶在身邊,重要的事情還是由皇帝哥哥你來處理,不就耽誤不了國家大事了。”
康熙正色說道:“這件事兒非同小可,咱們必須得未雨綢繆,就算是你達不到跟朕一樣,至少也應該能有獨立判斷的能力,免得朕一時不在身邊,你被那些大臣唬住,他們都是精明的可以成精了!周旋在他們之間,你會覺得你的小腦袋里裝的東西不夠用的。”
建寧說道:“之前呢,皇帝哥哥就說咱們朝中還內憂外患,所以不能放松了學習。可是現在大奸臣已經被你除掉了,我連放個假都不能嗎?”
康熙看到建寧皺起來的小臉兒,也有些于心不忍,她從小與他牽連甚深,他確實對她十分嚴厲,總是讓建寧學這學那,生怕她變成自己的時候掉鏈子捅婁子。
與別的格格整日只要養尊處優不同,建寧從三四歲懂事開始,所受的教育就是與他這個皇帝差不多同等強度的,也實在是難為她了。
建寧其實也有自己的憂慮,小時候天真無邪心思單純時還好,越長大她越能感覺到康熙的心計不凡,難以揣摩。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更何況像康熙這種成長飛快的千古一帝,當皇上的人要承受別人承受不了的壓力,內心也會比別人強大冷硬。
皇上總是站在最高處,別人都是他的奴才,天威容不得有半分被進犯。
而她的身份太過特殊,竟然有時會與皇上互換。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是最親密的人,另一方面講,她或許也是皇上最應該防備的人!
一山難容二虎,這個朝廷,這個世界怎么可能容許有兩個皇上的存在。就算是只有幾天思想不同也不行啊!皇上必須足夠安全足夠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