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親王是正紅旗的旗主,說道:“奴才手中的正紅旗四十二章經完好無損。”
蘇克沙哈也說:“正藍旗的那一本也在奴才手上。”
康熙道:“八部四十二章經,只剩其二,看來真的有有心人早一步動作,目的必然是要對付我們大清。”
康親王一凜,說道:“不錯,奴才從先父手中接過這部經書的時候,他曾說過,要我好生保管。此部經書關系著我大清的龍脈國運,共分八部,由八旗分別掌管。奴才倒是不知道,其他各位旗主們,到底是怎么將書遺失的!”
其他人聞言,更是紛紛請罪,說實在不知情啊!不敢有瞞皇上分毫,回去就徹查本旗到底有沒有這部經書,以及經書的去向如何。
康熙緩緩神色說道:“朕相信你們不會瞞而不報,鑒于先前的各位旗主都是驍勇善戰之人,有可能在戰爭之時就將經書遺失了,這次交不出經書的,朕先不為難你們,但是你們必須在一年之內查清線索。否則,朕先降了你們的爵位!這旗主通通換人當!”
“是!”
康親王和蘇克沙哈在此會結束之后,紛紛趕回家取出各自手中的四十二章經親手奉到康熙面前。康熙有些五味雜陳,說道:“朕并不是覬覦八旗手中的東西,只是怕有人從中作梗。”
康親王連忙識趣的說道:“奴才們怎會不知皇上的心思,只是出了和察博那件事,奴才們手中倒是不敢拿著這部經書了,還是歸入公中安全一些。”
康熙于是就著臺階下,說道:“既然如此,朕就先代為保管,等查清了到底是何人要搜集經書之后,再做定奪。”其實他心中已經隱隱有了猜測,不知道這事會不會是太后干的。
問了二人之后,他們兩位老臣也不知道傳說經書中的龍脈寶藏到底是怎么回事兒。
康熙想:看來這世間唯一知道這件事情的應該只有皇上一人,連八旗的各旗主所知都不多,而且讓他們分開掌管就是讓他們互相防備制約的意思,除了皇上一人沒有人有權利能集齊。當時順治匆匆出家,許多事都沒來得及交代,要想問清此事,看來必須要去五臺山覲見順治才行。
康熙已經決定南巡,到時候就順路去五臺山覲見先皇,他對順治只停留在八歲之前的感情又濡慕又是崇敬,要去見他還有幾分緊張,所以打算先派自己的親信小桂子現在應該叫韋小寶,先去打個前站,替他參見一番。
瑞棟是慈寧宮的侍衛副總管,身手矯健武功不錯,因此很被太后賞識,指派他去做了幾件事之后,已經成為了太后的心腹。其他幾件事瑞棟并沒有察覺什么異樣,只是主子吩咐,他這個做奴才的自然照辦。但是這最近的一件,太后卻是讓他殺死了一個朝廷大官,并且奪了一本書回來。瑞棟覺得,太后讓他做的事情已經出格了。
他今日聽到別人議論,和察博大人的案子已經交由刑部查案,便慌了,他匆匆的去拜見太后:“太后!奴才聽說,皇上把案子交給刑部查了!這該如何是好!”
太后不緊不慢的說:“他們要查就讓他們查去吧,你慌里慌張的做什么,難道是怕別人看不出來你做賊心虛嗎!”
瑞棟為難地說道:“可是可是這是太后吩咐奴才去做的,奴才只不過是聽命辦事,當時,和察博大人不肯將經書交出來,奴才說出太后的懿旨他也不肯從命,又威脅奴才將這事要告知皇上,奴才不得已才失手殺了他。若是被刑部查出來,就是謀殺重臣之罪,奴才就算是有一百個腦袋也擔不起啊!”
太后冷笑道:“這是他敬酒不吃吃罰酒,誰叫他不肯將經書交出來!我看你殺的好,免得他活著會亂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