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見禮數已畢,說道:“平日里本宮住在紫禁城,各位夫人也分散各省,這次是托了皇上南巡的洪福,才有機會在今日齊聚一堂,本宮以茶代酒與各位夫人共飲一杯。”
墨菊執著茶壺上前來,為建寧斟上了一杯。
眾夫人都執起酒杯,周知府的二夫人看到墨菊就站在建寧身邊,明顯是她的貼身宮女,不禁嚇了一跳,不知道在門口她的話是否被聽見,恐怕已經傳到了公主耳里。
那位建寧親手扶起的老人,是河南巡撫的母親陳老太君,在場之中,她的輩分最高,她代為說道:“奴才們也是托了皇上的洪福,今日才能遙見皇上,有幸一睹公主芳容。公主殿下與皇上一同南下,體恤臣民,堪為皇室典范,奴才們謹以此杯,敬祝公主福壽安康。”
眾人共同道:“敬祝公主福壽安康!”
此杯過后,建寧吩咐開宴,每一桌前才陸陸續續的有宮女們開始上菜。
建寧說道:“這次御駕留在陽城,留在這皇城村,可能有些人并不理解,御駕為什么不去山清水秀的行宮,偏偏要住到這邊不好走的大山里來呢?”
建寧掃視眾人,看到有人略現尷尬的神色,一人連忙解釋說道:“御駕停在哪兒,自有圣斷,奴才等不會多心,不敢多心。”
建寧笑道:“好個不敢多心,是敢怒不敢言吧。”
莫洛這些天來為了接圣駕的事兒可以說是費盡了心思,寢食不安,直到御駕到了之后,別說沒有半點功勞,反倒先碰了一鼻子灰,自家老爺造的這么狼狽,鈕鈷祿氏看在眼中,怎能沒有半分情緒,很是懊惱剛剛被這情緒影響,說錯了話。
見到總督夫人鈕鈷祿氏臉色漲紅,建寧說道:“總督夫人不必過于拘束,咱們女眷這邊兒又不參政,只不過是閑話家常而已。無論說到哪兒,本宮都恕你們無罪就是了。”
“是。”
建寧繼續道:“本宮要說的是,皇上不入行宮,此舉并不是沽名釣譽,更不是不給各位大人和夫人們面子。御駕親臨,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盛事,各地官員都想好好招待表現的心情我們能理解。之所以選在這,正是因為這陽城人杰地靈。陽城與陜西韓城、安徽桐城同為文化發達之鄉,在澤州府所轄五縣中文風最高,甚至贏得了“名列三城,風高五屬”的美譽。皇上一向重視人才,怎能不來這文化之鄉來看一看呢。”
陳老太君說道:“公主所言極是,奴才聽說山西在明朝二百年間就出了四十多名進士,先皇順治在位十八年,這里出了十七位進士,又有丙辰科那一年一次中了十位,人都說這里是十鳳齊鳴,所以這陽城也叫鳳凰城,奴才隨兒子在河南為官,對著陽城這等人杰地靈之地,早就欣羨已久,所以一聽說皇上陽城停駕,就不顧兒女們的反對,乘車來了,能在這里見圣駕和公主鸞駕,奴才回去對子孫后代們說起此事也是無上光榮啊!”
建寧笑到:“能有老太君這樣深明大義的誥命夫人,也是河南百姓之福!”
有了這樣的開場,隨后的賜宴除了偶爾的小插曲之外,也可以算得上是和樂融融。公主賜宴眾夫人,一時間也成為美談。</p>